顧家大夫人手下,能幹的婆子不少。
等到了晚間,府裡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
一時原本分給二房的那些下人們,人心浮動起來。
這些年,他們自己都幾乎忘記了,自己是二房的人,反正分家跟沒分差不多,都是公中一起開月錢。
如今這要真是徹底分開了,以後他們就是二房的人了。
二房可不如大房,別的不說,看二房太太就知道了。
再說了,大房老爺如今可是兵部尚書,深得皇上看重,大房的幾位爺,也都各有千秋。
二房老爺一直外放,雖然如今是湖廣守巡道員,正四品,在外能唬人。
可是在京城就不夠看了。
就連大房的大爺,如今也是從四品東平府知府了。
自家二房的二爺,才不過是戶部六品主事,跟大房一比可差遠了。
這做人奴婢的,自然希望的是自家主子發達,他們才能沾光不是?
這些年,他們出門去,都自稱是顧尚書家的,外人也頗給面子。
以後出門,難道要自稱是顧道員家的?還是顧主事家的?
做下人的,最能感覺到這其中的差別,分得清這冷暖差別對待。
都能看得到,二房以後的日子,沒現在這般快活了。
因此,不少人動了心思,想留在大房當差。
有門路的就找門路,沒門路的也只得羨慕的看著。
沒幾天,居然就有人求到了張婆子這裡。
說是請張婆子在大夫人面前說上兩句好話,容他們一家子繼續在大房這邊伺候云云。
張婆子哭笑不得,她當初在這事情裡面插手,那不是因為涉及到了自己閨女和么弟麼?
出了氣,又給了顧家大夫人偌大的人情,這事就到此為止了。
若是她不知趣,還插手大房和二房之間安插下人的事情,就過分了。
因此斷然拒絕了。
還特意到顧家大夫人面前擺明了態度,才放心。
顧家大夫人十分清楚張婆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只開玩笑:“若真有你看得順眼的,真開口了,我還能駁了你?”
張婆子也知道是玩笑話,不過一笑也就算了。
不僅如此,張婆子還特意叮囑了顧家老夫人,既然大哥大嫂話都說出去了,她做孃的,可千萬別摻和。
或者被人求到面前來,抹不開面子,答應了什麼。
真要去跟大嫂討人情,人家大嫂能不給?可是給了心裡未必痛快啊!
俗話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
既然先前沒開口,如今更是不要沾手的好。
顧家老夫人知道這是自家閨女怕自己犯了糊塗,才這般說。
心裡跟明鏡一般,也只有自己的親閨女,才敢這麼說話,不怕得罪人了。
笑著也就答應了,果真自此以後,對於大房二房的事情,輕易不說一句話了。
那邊,雖然還沒正式分開,說是要等到顧長卻成親後再分。
可二房這邊的幾個主子,很快就感覺到了這其中的差別。
家裡的僕人仍然恭敬,可總是有些許的不同,更加客氣了。
需要個什麼,去取用的時候,照舊給的爽快,只是需要簽名畫押的冊子多了幾本。
服侍他們的下人,也似乎有些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