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被王永珠一巴掌給拍老實了:“先前當著歷九少的面,我看你似乎還有些話沒說完。真要答應皇貴妃不成?我雖然不太懂朝廷裡的事情,可也知道,這提前牽扯到皇子之爭裡,並不是什麼好事。”
王永珠雖然不懂,可不妨礙她看過史書,上面記載的,凡是牽涉到皇子皇位之爭的,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比如那清朝九龍奪嫡期間,太子背後的索額圖,還有大皇子後面的明珠,赫赫揚揚一世,最後還不是淒涼收場?
當今這個皇帝,看著就不是昏庸之主,還頗為勵精圖治,估摸著還能活上好些年,傻子才摻和到裡面去呢。
只不過王永珠也有自知之明,她雖然在以前的時空,瞭解過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歷史資料,到底不曾在朝為官,也不曾親歷其間。
對她而言,這些不過是淺薄的書本知識,不比宋重錦,這幾年歷練下來,有簡懷風在一旁輔佐,不僅官威越重,城府越深,手段也發令人生畏。
雖然宋重錦並不隱瞞自己外面的事情,時常還和自己分析討論朝廷大勢,但是王永珠清醒的認識到,她在政治方面,並無天份。
這方面,宋重錦在徹底放過了自己之後,表現驚人,進展簡直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用簡懷風的話說,宋重錦似乎天生在這上面的敏銳就強過他人百倍,更不用說他還冷靜,總能看到別人不能看到的地方。
所以,先前王永珠見宋重錦似乎有未盡之言,就放在心上,此刻自然要問個清楚。
宋重錦知道,今日要是不解釋清楚,娘子是不會同意跟他做拉燈快活的事情了。
只得坐正身體,將王永珠給摟在懷裡,又親了兩口,沉吟了片刻才慢慢分析給王永珠聽。
當今皇帝還在盛年,膝下已有七八位皇子,大皇子如今年及弱冠,早就封王開府,娶了王妃,皇孫都給添了好幾位了。
大皇子雖然母族不顯,生母又早逝。可他卻命好,在出生後,就被先皇后抱在身邊撫養了幾年,直到先皇后去世,才回到生母身邊。
他是先皇后唯一撫養過的皇子,又是長子,在文武百官心中,和皇帝心中也格外不同些。
這麼些年來,大皇子身邊附庸了不少勢力,如今在朝中也頗有賢名。
二皇子生母是賢妃,是皇帝當初潛邸的老人,皇帝登基後先封嬪,後來又晉封為四妃之首。
在宮中,雖然恩寵一般,可她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孃家,還有兒子,倒是過得也頗為自在。
要知道,賢妃孃家是曹家。
曹家乃是當初和宋弘齊名的大將軍,只不過宋弘後來回京城,上交兵符。
而曹家如今老少三代還在**駐守,為了安撫曹家,這賢妃母子只要不犯上作亂,皇DìDū會對他們母子格外優容些。
因此,這二皇子身邊也有不少人追隨,多是曹家那一派的人。
下頭還有幾位皇子,如今年紀也慢慢大了,陸續都要娶妻,開府、上朝領事了。
這皇子們都長成了,雖然目前還不顯,可實際上已經暗流湧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