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繼承杜家醫術,由你父親帶在身邊親自教導,耳濡目染也許不會如此幼稚。可你要參加科舉,你爹所教有限!他又經常入宮當值,你二叔也是常年不在家中,你祖母在家的時候還好,費盡心力給你們兄弟找了個先生。”
“這先生雖然名聲不顯,可確實有幾分才華,只是略微恃才傲物了些。若你們兄弟潛心跟人家學幾年,未必不能成材。”
“偏你祖母跟祖父告老還鄉來了荊縣,你娘沒過一個月,就怠慢了人家先生。人家先生哪裡受過這樣的閒氣,自然就辭館而去。你娘當初就是嫌棄人家先生沒名聲,不配教導你!”
“等先生一走,就打著主意,想將你送到太學去是不是?”
杜使君後背冒出一層冷汗來,孃的打算,也只有在他面前吐露過兩分,怎麼會被小師姑都知道了?竟像是小師姑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到一般。
王永珠一看杜使君的臉色就知道了。
這些事情,都是她從齊夫人,還有杜仲景還杜天南嘴裡的話裡拼湊出來的。
不過是詐一詐杜使君,果然,這少年心思不深,兩句話就漏了底。
“你祖父和祖母得知了訊息後,自然知道你娘行事不妥,那太學可是隨便能進的?你年紀還小,學問根基不深,就算能進去,可太學每季度就要考試一次。三次成績墊底,就要勸退。”
“你看起來似乎好說話和氣,可實際心高氣傲,若是成績一直不好,只怕你自己都不會放過自己。因此你祖父和祖母本是讓我帶信給你爹,讓你爹不要送你進太學,又託付我們,若是有相熟的品行不錯的落第舉子,給你加舉薦一個,讓你再磨練幾年。”
“可你爹卻發現,你身為他的長子,卻耳根子軟,毫無主見,只念著孝道,明知道你母親做事不妥,你卻聽之任之。”
“所以才下定決心,將你跟你母親隔開。他是想著你小姑父讀過的長青書院,因為這一科,狀元、探花和二甲傳臚都出自長青書院,便想著讓你小姑父送你進書院,將來說不得也能高中。”
“只是到了荊縣,你祖父見你之後,卻覺得你心性不夠,太過清高自傲,面上不顯,心中卻瞧不上京城以外的人。若是就這樣送你進長青書院,恐怕也不能和同窗交好。倒不如讓你跟著我們到鄉下,多接接地氣,他才能放心!”
說到最後,王永珠定定的看著杜使君:“我受你祖父教導大恩,他所託之事,我自然要用心些才好。”
“我知道你這些日子,有委屈,有疑惑,有難過,還有埋怨!我本來還打算過些日子,磨練你一番後,再告訴你。可我想著回七里墩後,估計沒時間再跟你說清楚,倒不如趁著今日,讓你一併知曉了。”
“你這般年紀,在有的人家,已經能當家作主了,這些事情你也該知道了。如今你都知道了,自己去細想想去。”
“若是你想明白了,就老老實實的跟著我們去七里墩,若是你想不明白,我也不強求,讓人專門送你回荊縣去。”
“行了,就這樣吧,你自己去考慮清楚吧!”
說完,王永珠揮揮手,示意杜使君出去。
杜使君神色複雜的看了王永珠一眼,沒說話,默默地行了一禮,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