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能便宜了,我是北方來的,這批生意做完,下週就回去了,都是處理價兒。你看看,開門的明代老牆掛!”中年人口氣很堅決。
唐易一聽,就知道砍價兒沒戲了,“行,那我要了吧。您這東西從哪裡來的?”
一聽說要了,中年人痛快說道,“這裡面有兩套桌椅,是在晉省收的,這個牆掛是一起來的。”
唐易心下暗喜,地方應該沒錯。
貨款兩清,不過這方牆掛不輕快,拿著繼續逛太累,高太明便讓廖沫兒和曹萱琪繼續逛,他和唐易一起到市場的保管處先把東西存上。
“這東西很一般,而且補過,淳化元寶傳世量也不小,你要這個到底是為了啥?”高太明一邊走,一邊問道。
“這不是一般的淳化元寶,就是比較髒,看不清楚。不過赤中帶青,我看像——”唐易看看左右,“佛像金錢!”
“啊?”高太明一驚,他自是相信唐易的眼力,“算了,先別送保管處了!這裡就有賣工具的,找個僻靜地兒,先撬下來!牆掛以後再補就是了!”
既然是佛像金錢,那正面是“淳化元寶”,背面自然是佛像!
將近三十年前,五臺山演教寺大修,民工在塔基下,現了一批淳化元寶。這些淳化元寶和普通的制式不一樣,少見鏽色,色澤赤紅隱隱帶青。這是金錢!
而且,這淳化元寶的背面,還一左一右鑄有兩尊佛像!當然,這樣的東西,自然就被文物部門收走了。
但是,這種佛像金錢,在市面上也出現過。雖然少,但畢竟是有。而且後來在拍賣會上也出現過,價格最高的一次國際拍賣,過了百萬。
這批佛像金錢是怎麼回事兒呢?這是宋太宗趙光義命工匠特地打造的,就供奉在五臺山的演教寺!
趙光義這個皇帝,有點兒特殊,因為趙匡胤有兒子,皇位卻是這個弟弟接替的!各種說法眾說紛紜。
根據史料記載,開寶九年十月的一個深夜,宋太祖趙匡胤和弟弟趙光義在宮中,哥倆喝酒商談,當時趙光義是開封府尹,至於談的什麼,這個沒有記載。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個深夜,虛歲只有五十的趙匡胤突然駕崩了!本來好好的,說走就走,本來就很離奇。緊接著,趙光義登基當了皇帝,而且還說有母親杜太后藏在金匱中的遺書為證,趙匡胤的皇位,傳弟不傳子。
這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
是不是趙光義弒兄上位沒有切實的史料證明,野史猜測五花八門。但是後來,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又先後死了!趙光義鞏固了皇位之後,開始御駕親征,攻打北漢。路上,趙光義碰到一個縣城小吏,此人名叫宋捷。
真是好彩頭,宋朝大捷!
而且不光有好彩頭,事實也應了。趙光義攻下了堅固難破的太原城,滅了北漢,基本完成了北宋的統一大業。
就在太原城,他幹了兩件大事。第一,將太原改名平晉縣,而且在縣裡修建一條丁字街,“釘”斷造反成事的龍脈。第二,讓當地的工匠打造一批純金的“淳化元寶”,背面帶有佛像,佛佑錢,供奉在五臺山演教寺,算是為大捷向佛還願。
ps:今天電腦壞了,第二更有點兒晚。同時,因為著急,涉及的東西我純憑記憶寫的,沒核對資料,若有差池疏漏,有較真兒的多包涵。
看完記得:方便下次看,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