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中間的布呂歇爾,似乎也體會到了身邊兩人的想法,皺著眉頭一聲不吭。
反明同盟戰爭現在終於結束了,普魯士暫時沒有理由與大明為敵了。
露西亞面臨著大明的威脅,對普魯士而言可以算是好事,這能讓露西亞無力西顧。
普魯士跟大明能夠真正的和平,對普魯士而言也大機率是好事。
能讓普魯士專注於工業發展,專注於對非洲殖民地開拓,而不是繼續與大明爭鬥。
那是英國人和露西亞人的任務。
拿破崙這個法國軍事天才的存在,對於普魯士而言大機率不是好事。
按照東方人的遠交近攻策略,普魯士本來就應該聯合大明,壓制雙方中間的露西亞人。
或者是聯合英國人,壓制雙方中間的法蘭西人。
但是聯合英國人現在已經不太可能了。
現在統治英國的漢諾威王室,出身德意志地區的漢諾威王國。
英國國王原本兼有漢諾威國王頭銜。
之前普魯士趁大明跟英國人翻臉的時候,武力兼併了漢諾威王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之外的德意志地區。
也就是把英國國王的漢諾威國王頭銜給打掉了。
英國當時是為了把潛在的“反英同盟”變成公開的“反明同盟”,為了豎立泰西國家團結對抗大明的旗幟。
不惜代價拉攏普魯士和法國,不得不強行忍下了這個口氣,還在殷洲殖民地對法國做出讓步。
現在反明同盟與大明即將議和……
沒有人知道英國國王以後會不會想起漢諾威的“故鄉”。
所以普魯士和英國之間,應該不太容易徹底和解,甚至要考慮直接爆發的衝突可能。
普魯士被其他泰西國家夾在中間,跟法國、俄國、奧地利都是鄰國,多少都有點領土衝突,宿怨根本扒拉不清楚。
以至於現在普魯士的潛在盟友,似乎除了西班牙和義大利這些傢伙之外,就剩下遠在天邊的大明瞭。
大明實在太遙遠了,如果歐洲國家一起針對普魯士,大明根本沒辦法直接救援。
法、普、陸三國的三個陸軍將領,各自懷著與他人不同甚至有衝突的心思,慢慢的也就聊不起來了。
這時候正好有勤務兵跑步過來,報告三人的專用車廂已經準備好了,三人就正式互相道別,跟著各自的勤務兵上車。
三人都有自己的專用車廂,要去的目的地也都不相同,中途都還要切換火車頭,上車之後就分開了。
拿破崙在自己的車廂裡面坐下,在侍者提供的法國紅酒和紹興狀元紅中,選擇了來自東方的糯米酒。
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看著車廂外灰濛濛的天空,年輕的將軍陷入了沉思之中。
泰西各國之間本來就矛盾重重,關係比東方的戰國時代都要混亂。
也就是大明這一百多年來持續擴張,特別是工業化之後直接威脅到了泰西國家,才讓泰西本土的衝突略微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