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樣的話,即便甘樂成佛,他心中佛道也是別的道,並非他自己的道。
楊子銘聞聲點頭,“世人各異,佛陀也是如此。”
“不過,甘兄若是能真正的進入圓覺之境,想來離成佛也就不遠了吧。”
圓覺之境乃甘樂心中佛道的起點。
同樣也是終點。
從他發下宏大誓願的言詞中就不難看出,他心中的圓覺之境,其實只是“空”。
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他達到圓覺之境,其實也是並未達到。
空和有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聯。
於是,楊子銘忽的想起了殷明在天元城內專門佈下的陰陽池。
“難道佛家中的空與有就是陰陽?”
楊子銘詫異問到。
他記得殷明曾說過,陰極必陽,陽極必陰。
陰陽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相互關聯的。
而佛家中的空與有也是如此。
真空非空,乃是有。
真有非有,乃是空。
甘樂剛才言道,眾生有所得滅度者,實無得滅度者。
難道不就是如此?
殷明笑著點頭,“正是如此。”
“空到一定境界,其實正是有。”
“而有到一定境界,也就是空。”
甘樂的悟性實在了得,殷明不得不佩服。
他不曾想到自己僅僅只是用一句話,便徹底點化了甘樂心中的佛道。
或許是因為甘樂本身就具有佛性吧。
不然他也無法做到如此透徹與精妙。
這時,甘樂忽的盤坐,於一堆廢墟之上為城中百姓講解《心經》。
此時他已然對《心經》感悟良多,而《心經》本身的一字一句便淺顯易懂。
經過他的一番講解,乾黃城的百姓必定深受其道!
殷明的目光看向晁皇,此刻他恭敬立於甘樂身後,心無雜念般仔細聆聽著甘樂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