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雄關一座城,
晉東之地,
地盤一下子擴充得太快也太大了,
兵力上夠不夠?
必然是不夠的。
所以,
野人兵,這會兒就必須得用了,好在有第一鎮在前,苟莫離已經在伐楚大戰時,用野人的血,貢獻出了足夠多的誠意,接下來再用野人兵,本地軍民的抗拒心理,會弱很多。
而且,
仿照“八旗”所建立的軍鎮制度,其本身就能夠極大的弱化掉民族的隔閡,將戰爭和生產相融合,形成以標戶,以營,以鎮,再之後,最上方以鄭伯爺為核心的新的歸屬感體系。
皇太極當初所面臨的情況,其實和鄭伯爺現在差不多,所以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族。
鄭伯爺這邊也是一樣,
他名義上是燕人,
但鄭伯爺麾下的燕人兵馬數目反而只佔一小部分。
有現成的成功例子在前,為什麼不用?
當然了,這一支野人兵馬,不會全都歸於野人王的第一鎮麾下,而是雨露均霑。
野人王以後可以領兵,但大多數時候,得留在鄭伯爺身邊當軍師。
不可能給他大規模清一色野人兵馬去調派的,莫說鄭伯爺會覺得不自在,就是他苟莫離,估摸著也會覺得脖頸發涼。
除了野人兵馬外,晉地流民挑選青壯入伍,燕地來的輔兵入伍,包括先前在靖南王默許截流的那一部分,也都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吸納進雪海軍之中。
裝備、訓練,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先延後了,
總之,
得先把人頭和營頭給快速拉起來。
封侯,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就等聖旨了;
但整個晉東之地,需要防備來自雪原和楚國的威脅,同時,還得常備一支兵馬鎮壓晉地可能會出現的異動,需要的兵力,真的不是小數目。
鄭伯爺和魔王們原本都是完美主義者,在戰鬥力和素質跟不上的前提下,不喜歡瞎暴兵,但現在真的是隻能先抓住主要矛盾了。
你兵力要是不足,
那朝廷會不會給你留幾個總兵幫你駐守?
美名其曰,協防?
這不是讓人家給你家裡安釘子麼?
眼下,
有靖南王在前面,可以格擋掉絕大部分來自朝廷的分化和提前打壓的手段;
但前提是,你自己得能撐得住場子。
反正最近不打仗,就先把兵額拉起來,再慢慢訓練提升戰鬥力就是了。
頭人們和他們的兒子們都下去了,
走的時候,
一人手裡拿了兩串羊肉,邊走邊吃。
估摸著,一邊吃一邊心裡在滴血,這或許是世上最貴最黑心的燒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