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內的人進雪海關諸多作坊裡做工,他們,也能抵款。
甚至,
還能先賒欠,
等來年牧草豐茂牛羊長膘時,再還!
以海蘭陽穀為代表的一眾頭人,先是愕然,隨即驚慌,再之後,是空洞,最後,則是強行狂喜,
一齊叩首道;
“多謝伯爺封賞,伯爺大恩大德,永照雪原!”
“多謝伯爺封賞!”
“伯爺恩德無疆!”
十多個參將銜,
就這麼發出去了,
說白了,
無非就是另一種以前鄭伯爺忽悠大皇子帶著刻好的蘿蔔大印去雪原出使的翻版。
這些官銜,對於鄭伯爺這裡,其實壓根沒什麼成本。
但鄭伯爺卻能夠馬上收穫,
近乎兩萬的蠻族騎兵!
這些蠻族騎兵,都善於馬術,戰馬優質,而且自費走官營鑄造局購買軍械。
既使得自己手中多出了一支生力軍,
又極大地削弱了靠著自己這顆大樹在雪原好乘涼的這些部族的勢力。
狗,
是得喂,
但不能喂得太肥,
太肥了膽兒也就會跟著一起肥了,
就可能要反咬主人了。
要循序放血,
鄭伯爺這一招,
可謂是深諳科學發展持續割韭菜大法。
至於說這戰力問題嘛,
不用擔心的,
人種的差異,其實並不大,至少,沒想象中那般大。
你可以說野人戰鬥力不行,常常被燕軍以幾分之一的兵力暴揍。
但野人王當初可是帶領野人殺入雪海關,打敗過司徒雷也打敗過大皇子的東征大軍的。
這些蠻族騎兵,分割一下,各自歸各鎮,打散了,揉開了,也就消化下去了。
統籌訓練之下,
必然又是一支精兵!
有阿程在,有苟莫離在,現在還有金術可他們幾個新冒頭的將領在,再配合瞎子手底下那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鄭伯爺對於練兵的事兒,真的一點都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