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父皇登基。
首先,其父皇將自己陵寢的格局,限制得很小很小,大概,只有先皇的十分之一的規模。
真的是小得有些不能看了。
在當時,朝野或許以為燕皇是為了一掃先皇在位時崇尚方外,奢靡鋪張的氛圍,所以故意為之。
但只有有資格接替其龍椅的皇子們清楚,
日後無論兄弟中哪個坐上那個位置,在修陵寢的這件事上,規格,必然不可能超過自家老子,而且為了以示尊敬,還得繼續縮小。
除非你雄才大略,做下了比自家老子更大的功績,否則根本就沒那個臉去改這個規矩。
同理,在世的勳貴們,在皇帝陵寢規格縮小了之後,他們怎麼敢犯忌諱超過皇帝?
自然而然地,也就會隨之縮小。
姬成玦覺得,這才是開“基業”,立“規矩”。
在這一點上,自己父皇很早以前就不顯山不露水地做了很多;
沒有大張旗鼓地在燕京城外御道邊立個大碑,上面刻著一條條一件件的新法;
那個,
沒用。
真正有用的是將自己化作了豐碑,後世子孫,在遇到相同的事時,就自然而然地以你為榜樣,以你為標準。
夏人有個傳統,他們不是很敬奉規矩,但他們很敬奉先祖。
先祖,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後世人觀之,哪個先祖英明神武,哪個先祖渾渾噩噩,其實都一目瞭然。
姬成玦緩緩地閉上眼,
在小時候,
很多人都說過,包括自己的父皇也說過,
自己和他很像。
沉淪這麼多年,
打自己執掌戶部,又舉辦了大婚後,這一說法,再度被提起。
有心人,無心人,別有用心人,帶著各自不同的目的,在為自己造勢。
京城酒樓裡,
姬成玦帶著屠家女回家,
也曾意氣風發地說過,
今日他姬成玦再入盤中。
他為什麼能和鄭凡玩到一起,一開始,是真沒什麼利益相關;
畢竟那會兒他在扮豬,還沒見到蒸熟的老虎,姓鄭的,還是個草根,雜牌校尉;
所以,是真的意氣相投;
那種自戀的矯情,
姓鄭的,
姬成玦身上,也有。
他一度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父皇的刻意打壓,
甭管什麼庶出嫡出了,
他姬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