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能和你覆盤錯誤,這是一種恩典。
但太子心裡,並未受寵若驚,正如自己父皇所說的那樣,他的位置,是父皇立的,能廢掉他的,只有父皇。
所以,他的位置在與不在,也依舊是看父皇的心境。
看他,最終的抉擇。
除非,
父皇就在此時,
生命,
戛然而止。
這陣子以來,相似的念頭,其實在不同的皇子心裡,都相繼出現過。
就是小七,其母妃興許也想著,陛下在臨終之前,忽然看著自己的幼子,一發心軟,再立幼主。
其餘的,
老大在家裡看著因為大朝會上燕蠻之間友好互動而最近心情極為好的妻子時,心裡也產生過些許陰霾;
老四在接到駐守宮門的口諭時,心裡,更是無聲地吶喊咆哮過。
老五,早早地看透,早早地跑出去當“河神”了。
燕皇,在大燕百姓心裡,是至高無上的天子,但在他的兒子們眼裡,其實都在盼望著這個父親,早早地離開。
與之相比,
輸贏,甚至都可以無所謂了。
這時,趙九郎求見。
宰輔來了,他帶來的,是重修大燕律的草本。
太子沒被准許離開,只能在一旁聽著。
新大燕律,並非指的是變法,但卻有助於國家鞏固自己的根本,也是國之大事。
燕皇坐在那裡,靜靜地聽著。
隨後,
宰輔又拿出了一份東西,再次親自講述,這是稅務上的改革,裡面涵蓋了方方面面。
這其實才是帝國未來發展的真正依託,稅賦,干係到國家子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中樞是否有能力繼續位置龐大的騎兵軍團配置,以及,是否有能力繼續打一場國戰的消耗。
這裡頭還有一點,那就是民富國富,並不意味著中樞富裕,稅賦的根本,其實還是再分配的權衡,這裡頭,最好的例子,就是乾國。
乾國之富,數倍於大燕,但連個馬政都弄得四不像。
太子很清晰地感知到,在這新法裡頭,必然有自己六弟的想法。
“陛下,臣以為,當以試行推動新法,一步一步地完善,一步一步地積累,一步一步地下放。”趙九郎建議道。
“太子意下如何?”
太子忙道;“兒臣附議,治大國如烹小鮮,當先以試行,再查漏補缺,最後,緩步推行天下。”
燕皇則搖搖頭,
這個已經只剩下短短陽壽的帝王,似乎更是看透了一些東西,
開口道:
“外無強敵,則國內生亂,新法,慢不得,你再慢,都會有人覺得你快了,當以全面推廣,再行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