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往往比戲,更像戲。
大皇子騎著貔貅,手持長刀,衝入企圖突圍的乾軍之中,對著鍾文勉,就是一刀下去。
鍾文勉則是一槍刺中大皇子,他的功夫,其實也不俗;
但,鍾文勉到底年歲大了,武夫的困境就在於,拳怕少壯,當你年邁之後,自身氣血,也會必不可免地下滑。
鍾文勉的槍,穿透了大皇子的甲冑,刺傷了大皇子,但卻沒能將大皇子給頂開,長槍長度上的優勢,沒能成功體現出來。
反倒是大皇子胯下的貔貅,猛力一撲,壓倒了鍾文勉胯下的良駒。
大皇子趁勢,一刀,捅入鍾文勉的胸口,而後,一攪。
乾脆利索地,結果掉了鍾文勉的命。
隨即,
大皇子氣血一滯,
昏厥了過去。
突圍出去的乾軍見主將戰死,馬上反殺過來,想要搶奪鍾文勉的屍體。
燕軍這邊見自家大皇子受傷昏了過去,馬上有人將大皇子帶上,同時,將鍾文勉的屍身也帶上,全軍交替掩護,不打了,往回撤。
所以,
這一仗,
乾人勝了,卻一點都不像是個勝利者;
燕軍敗退,
但這敗得,
倒是收穫頗豐。
四年前,燕軍南下攻乾,或被抓或投降而來的乾國官兵,也有不少,其中,就有人是見過鍾文勉的。
許文祖見大皇子為了殺這個人竟然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馬上請乾國降人出身的人來認屍首。
很快,
鍾文勉的身份“水落石出”。
鍾文道的親弟弟,
西軍上一代明面上的二號人物,
被斬殺!
大功,
大功!
許文祖馬上起草摺子,為大皇子向朝廷請功。
他深知這位大皇子一直沒能完全走出當初望江之敗的陰霾,所以渴望每次立功贖罪的機會。
只是,這摺子還沒寫完呢;
新的一則訊息來到了。
乾國來三邊宣旨的欽差,沒能找到鍾文勉,那冊封其暫代三邊主帥的聖旨,自然也就宣讀不出來了。
但,
實則這道旨意從乾國中樞發出去後,在上京城內,其實已經不算是秘密了。
隱藏在上京城內的燕國密諜司,馬上將這一則情報送了回去。
乾國三邊統帥換人,無論是否是暫代的,都是緊急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