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個訊息時,
姬老六也震驚了,
這是怎麼回事?
雖然大家都清楚乾人軍隊戰鬥力不行的事實,但還不至於這般拉胯吧?
後來,
姬老六分析清楚了,
死的,
確實是乾人的三邊統帥,
但不是乾人的三邊都督姚子詹,而是鍾文勉。
大燕是底層軍制混亂,雜多,乾人則相反,它是越往上,官職就越是雜亂,虛銜實缺,林林總總,連乾人自己想搞清楚都很難。
事情是這樣子的,
鍾文道死了,
乾人秘不發喪,保密了一段時間。
因為乾人自己也清楚,在失去鍾文道後,他們將面臨的局面,整個三邊前線,唯一一個有聲望讓所有軍頭子都服氣的,
只剩下一個人,
那就是三邊都督——姚子詹!
服氣是服氣,
畢竟姚師是大乾文聖,
大乾武將對文人向來有這樣的傳統,
前者是武將,後者是文官;
前者和後者平級,那前者認後者做感謝;
前者比後者高一級,那前者磕頭;
前者比後者高兩級,那前者見禮;
姚師身後,站著的是大乾文脈,是文官圖騰一般的存在,壓死這幫丘八,毫無壓力。
但若是真的要讓姚師掛帥北伐,
額,
丘八們會大聲喊出口號,或者讓師爺幫自己寫一些報國詩文,隨後,就扯各種有的沒的理由去阻礙去拖延。
跪文官,是因為有刺面相公陳例在前,那是為了活命;
北伐,
而且是在姚師指揮下北伐,那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好在,乾國朝廷也不傻。
乾國官家讓姚子詹去三邊,是為了讓其調和三邊關係的,並非指望著文聖搖身一變成武聖。
但問題是,
鍾文道死了,
誰來接替?
因為鍾文道在臨死前的一兩年裡,不斷地向上遞送摺子,言倉促北伐之弊,更是毫不留情地說出乾軍看似數目龐大,在四年前燕人南下後,確實也算是厲兵秣馬了一番,但無非是從稚童長到了少年,距離真正的虎狼之師還有很大的差距。
無他,以前的欠賬,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