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末將有一事稟報,末將發現軍中輔兵和民夫,在軍紀軍律上有所不足,恐有後患。”
“這般嚴重了麼?”王爺問道。
“回王爺的話,是。”
晉東軍的軍風承襲了當年靖南軍,講究軍中事無鉅細都需嚴格把握;
但近些年來,雖然每年都有軍演排程,但正兒八經的出征大戰,已經很久沒再出現了,再加上這次入輔兵和民夫的,年輕人比較多,就容易出現散漫的問題。
這類問題出現在其他軍中,其實根本不會引起注意,但在晉東軍眼裡,就未免有些不像話了,且許安本人,現在任的就是軍中軍紀官,這是他職責所在。
這時,一直在旁邊批摺子的天天抬頭看著鄭凡開口道:
“父帥,這幾日來,民夫輔兵犯事的摺子很多。”
鄭凡點了點頭,對許安道;“許安。”
“末將在。”
“孤命你牽頭著手,整肅輔兵營民夫營軍紀,大戰在即,你時間不多,幫孤將軍紀,給整頓好。”
“末將領命!”
許安起身,退出了帥帳。
鄭凡的目光,則又落到陳仙霸和屈培駱身上。
當下格局是,
晉東軍出鎮南關後,來勢洶洶,已經沿著上谷郡南部也就是渭河沿岸拉開了陣勢,這裡面,兵馬肯定不是堆積在一起,而是鋪散開了,進行重點的針對。
雙方其實都清楚,接下來,晉東軍要做的,就是過江了。
楚人已經開始了戰略收縮,楚人也不打算在渭河來直接與晉東軍進行戰略決戰,因為這筆買賣,對楚人太虧。
晉東軍要是輸了,在事先防備好楚軍水師的前提下,至多也就是個進攻受挫,打不過江去的局面,損兵折將是無法避免的,但真要說傷筋動骨,還真不至於。
另外,就算是晉東軍第一輪攻勢敗了,楚軍敢趁著這波勢頭反攻過來麼?
且不說上谷郡的地形對於以步卒為主的楚軍而言簡直就是“裸”奔,真就爆種打了過來,那鎮南關還立在那兒呢?
到時候,楚軍就是進退不得了。
對於楚軍而言,反攻過渭河必須要達成的戰略目的就是一口氣在擊潰晉東軍主力的基礎上,再拿下鎮南關,否則在這寬闊的平原上,晉東騎兵足以將楚軍精銳給埋葬。
至於說堅守,也得看看運氣,因為一旦晉東軍攻破了一點,在某一處位置上登了岸,甚至更遠一點,從三索郡那裡過河,再繞過來;
楚軍一旦做出堅守渭河的決定,其防線就會在呈一字長蛇陣的基礎上被馬上戳出幾個窟窿,然後被晉東軍各路兵馬完成切割包圍。
雖然好些年沒打仗了,但雙方的戰術習慣彼此都心知肚明。
故而,
從軍事佈置角度來說,對面的楚國王爺熊廷山,選擇戰略收縮,以空間換時間,是正確的選擇。
畢竟,當年燕軍曾兩次殺入楚國腹地,但最後,都不得不撤回去。
只不過,
楚人也不可能就撤得那麼光棍;
現在的態勢就是,雙方都陳兵兩岸,你知道我要進,我知道你要退,但總得過過幾道推手,亮個彩。
接下來,某個位置很可能會成為雙方聚焦的區域,那裡,將打一場,然後看結果,雙方再進行接下來的步驟。
而陳仙霸與屈培駱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則是想趁著明日軍中擊鼓聚將前,搶先走個後門,預定一下這“開門紅”的差事。
許安走後,
陳仙霸搶先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