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那位俊美少年起身,向孟壽行禮道;
“謝家小子謝玉安,見過孟大人。”
“可是謝家那位千里駒?”
“小子不敢,小子慚愧。”
楚皇睜開了眼,
道:
“朕決意將我大楚最後一位柱國,其父謝渚陽派往北面,接替年堯先前的職位,掌渭河沿岸的皇族禁軍!”
“陛下,聖明。”
“朕,就是不信邪。”
楚皇伸手指向謝玉安,道:
“燕人稱他們的平西侯,一人折我大楚四大柱國之三,那朕就將最後一位柱國也派上去。
他要是有能耐,朕就送他一個全乎;
他要是沒能耐,就看朕的謝家柱國,能否將局面替朕給撐住!
你說人這輩子如同翻一本史書,
但在朕看來,
煌煌青史,王朝興替,其實就只寫了兩個字。
天命!”
孟壽點點頭,道;“臣不知是該恭喜陛下,還是該勸諫陛下。”
楚皇抬手道:“你只管說心裡話即可。”
“臣覺得,賭上自身之命運,和賭坊裡輸紅了眼的賭徒,又有何區別?”
“孟大人,您錯了。”謝玉安卻先開口道。
“哦?”孟壽看向謝玉安,這個俊美得近乎有些妖異的少年郎。
謝玉安拱手道;
“孟大人,陛下所賭的,不是陛下自己,而是大楚的國運!”
……
今日的奉新城,格外熱鬧。
西門外,近乎全城的百姓都湧了出來,因為朝廷的欽差大臣隊伍,終於來了。
奉新城的百姓對朝廷的欽差以及所謂的聖旨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他們清楚,今次欽差前來,是為了給自家侯爺……封王。
生計所繫、榮譽所繫,甚至,子孫後代所繫,全在王爺一人身上,奉新城軍民,對於自家王爺不斷地向上走,可能比王爺本人還要興奮。
再加上兩位夫人都有身孕了,這種踏實感,真的是讓人難以用言語來描述。
欽差隊伍這次來得很慢,
估摸著這會兒黃公公都已經回到燕京城面聖了,他們,才到奉新城。
但事情不能這麼比,一來黃公公那是鍛煉出來了,二來,欽差隊伍規模過於龐大,打定主意要給姓鄭的一個大排場的新君,可不想讓那封王大典行的過於潦草。
欽差正使是老熟人,前穎都太守毛明才。
毛明才自穎都離任歸京後,曾閒置了一段時間,後轉去了三石郡任了一段時日的太守,先皇駕崩新君繼位後又將其召回朝中,任代相。
欽差團副使則是昔日的五皇子,現任工部侍郎的姬成玟。
皇帝的宰相和皇帝的兄弟作為使者來主持這場封王大典,恩榮可謂極其深重。
待得欽差隊伍即將入奉新城時,
一隊隊騎兵排著整齊的佇列駛出,周遭的百姓全都按照秩序分開,讓開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