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 (第1/2頁)

大許朝日漸承平,郭紹改了規矩,十五天大朝、三天議政,每三天才會與朝中文武大臣在東殿見面一次,並將與大臣們見面的地方取名議政殿。

夏天天亮得早,人們一大早來到金祥殿時,天色已亮。

今日郭紹進來時有些不同,他還帶著兩個四歲大的孩子。上次金盞說起立太子的事,郭紹這才重視起一個問題,以後的繼承人若是什麼都不懂,那他的江山幾十年後不是要打水漂?

郭紹準備自己帶著教教,但是他發現自己也不懂怎麼教孩子,琢磨著先給他們找個老師再說。

二十幾個大臣見到倆孩兒,都好奇地觀望著。

郭紹一手牽著一個孩兒,走上上位,在椅子上坐下,讓倆孩兒坐在旁邊。那椅子有點高,二妹的兒子郭翃卻是機靈好動,一跳就上去了,坐在那裡還左右亂動。郭璋卻要拘謹得多,慢吞吞地爬上了椅子,端坐在那裡,兩隻小手放在膝蓋上。

“臣等拜見陛下,皇子殿下。”一眾人鞠躬執禮。

“平身。”郭紹道。

不料這時郭翃有模有樣地說道:“你們都是長輩,坐下罷。”

頓時下面的人笑了起來:“謝陛下,二皇子殿下。”郭紹轉頭道:“翃兒,好好坐著別吭聲,只管看和聽。”

郭翃一臉無辜道:“大姨教我的。”說罷又向郭紹旁邊的郭璋擠眉弄眼,倆兄弟年紀相仿,平時也常在一塊兒玩耍。

這時禮部侍郎盧多遜道:“昨日契丹使者進京,臣先見了一面。契丹人為了遼國宰相蕭思溫之女蕭綽而來,欲贖回蕭綽。”

王樸立刻道:“這事兒大有可為。據兵曹司上京分司報來的訊息,遼國主耶律賢與蕭綽青梅竹馬,關係匪淺;而今遼國與大許互為敵國,蕭思溫能派使者來商議,必有耶律賢授意,方不被攻訐。”

魏仁浦道:“今夏州党項不聽朝廷號令,以投奔遼國為要挾。既然遼國主有意交換,不如以拒援夏州為條件。”

郭紹不置可否,說道:“可與契丹人商議,準他們在東京設遼國驛館,以便日後再議此事。”

盧多遜拜道:“臣遵旨。”

這時,郭紹側目看向宦官曹泰。曹泰遂把兩本奏章送下去給諸臣傳視,政事堂的官員是見過奏章的,但武將們一般看不到奏章,現在才能見著。

郭紹道:“這兩本奏章,一本乃戶部尚書李谷所奏‘錢荒論’,一本乃翰林院學士所奏‘戒奢論’。今日諸公都可以評論一二。”

下面的諸臣有人早已看過了,但沒人急著吭聲。說是評論,可在金祥殿上的言論都會被視作主張,人們比較謹慎。

翰林院學士的言論,一是勸農輕商,輕徭薄賦,倡導儉樸之風;二是精兵簡政,特別要裁減軍隊的數量,削減禁軍軍餉和賞賜,因為現在的軍隊消耗了大量財政。這些主張的目的是為了與民休養生息。

他認為錢財珍寶,在百姓飢餓時不能飽腹,在寒冷時不能保暖,只會帶來奢侈之風,加重盤剝驕|奢|淫|逸。而只有耕織,充實倉廩,才是國家強盛百姓富庶的王道。

這言論乍聽真有道理,頗為符合傳統理念。郭紹也覺得,金銀銅錢確實不能當飯吃。

……但是實際主持著戶部和軍需調運的李谷,卻主張完全相反的言論。李谷極力上書要增鑄銅錢(並非為了國庫收入,因為鑄錢是虧本買賣),他的理由是從朝廷到地方,到處都在鬧錢荒,已經非常影響正常的收支和交易。

錢荒這事兒從唐末以來並不稀罕,各國都面臨的問題。當年蜀國實在沒錢賞賜禁軍,已經拿鐵來鑄鐵錢了。

李谷的言論從他組織幾次大戰軍需調運的經驗出發,除了軍糧,別的軍需都需要現錢來開支,否則就很不好就地徵調、或者讓商人運輸(唐朝時有利用鹽商運軍糧的法子,此時已經敗壞);除非用強徵(搶|劫)的手段,但如此法子也不方便,一則容易引起反抗,二則會浪費大部分財物,百姓們還會把官軍急需的物資藏起來。

而朝廷的兩稅(夏秋兩季田稅)、商稅,都以實物為主,因為農戶和商賈都缺現錢;這些實物因為比較笨重,一般都是就地建立府庫來存放。而開支時除了滿足本府需要,便是透過戶部就近來轉運調運。

朝廷收了很多稅,但是沒法從各地調集起來、送去前線開銷,東西太多太重。如果有現錢便不同,可以就近向民間購買物資。

最消耗現錢的是軍隊的軍餉和賞賜,總不能從木材商那裡收了一堆木柴,便賞將士一屋子的木頭罷?

……終於有人率先表明主張了!

最新小說: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路人甲,但相親相到主角 重回九零好時光 全星際都在等我掉馬 驕美人[九零] 超脫在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