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科技進步十分緩慢,宋朝和明朝的科技可能差距並不明顯……反正戚繼光時代就有鳥槍,西歐也是工業革命之前就大規模使用火器。顯然它不是用工業和機床生產的玩意。
郭紹立刻召見了軍器監兼樞密事昝居潤。
昝居潤跟著宦官躬身走進御書房時,並不見郭紹,宦官指引,他才走進了後室……御書房後面原來堆放卷宗存檔的地方。但現在已是別有一番光景,牆上貼滿了圖和紙條。那些紙條上寫著字,但大臣顯然不能仰起頭在牆上東張西望。
禮節罷,郭紹便道:“我要交一件給昝公去辦。”
“不敢不敢……”昝居潤忙拜道,“陛下的差事,臣定當竭盡全力。”
郭紹道:“我要建一個軍器作坊,這個作坊暫時不造任何東西,只要照我的想法去嘗試,咱們要研製一種全新的兵器……首先得吸取教訓,這回一定要保密,不能讓機密輕易洩露出去。”
昝居潤拜道:“臣謹記在心。”
郭紹站在一張畫著各種房屋圖案的皇城佈局圖前面,指著一處地方,“就在北苑西北角,皇城內劃一塊地方,修好隔離牆。一般人絕無機會混進皇城內。”
“喏。”昝居潤應了一聲。
郭紹又道:“工匠不用太多,但要精挑細選。要那些出身沒有問題的人登名造冊,機靈聰明的青壯工匠。可以帶一個妻妾家眷住在北苑內,平時嚴禁出入;有特別理由告假,需內侍省內務局的人護送。”
昝居潤躬身問道:“陛下,這個軍器作坊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工匠是何種工匠?”
郭紹脫口道:“鐵匠。”
昝居潤一不留神,神色微微有些異樣。郭紹也想起了自己的一個名頭叫“郭鐵匠”,便注視著昝居潤片刻。昝居潤立刻低下頭彎腰作恭敬狀。
郭紹揮了揮手,昝居潤便叩拜謝恩,倒退著出了後室。
郭紹坐在凳子上,看著周圍的圖紙和成片的紙條,以及木架上呈放的各種卷宗,摩挲了一下額頭,只覺得腦子有點混亂。
但是他仍舊是爭強好勝的武夫,心道:老子就不信邪了,皇帝我都做了,還能被遼國壓在頭上欺負?
郭紹覺得自己有一種超越今古的神秘力量,在天子名位的刺激下更加自我膨脹!他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力量無限,卻受困於一些莫名的侷限一直不能全力發揮,一定要實現自己的能力!就好像一個數學博士,不甘心只教小學數學,會認為能力沒有用武之地而苦悶……
他提起毛筆,在紙上輕鬆地劃出了一個槍管,然後就停下。火槍長什麼模樣他當然知道,但首先槍管就讓他有點迷惑了。後世的古人究竟是用什麼法子作出槍管來的?
郭紹首先排除了鐵棍上鑽孔的工藝……顯然不可能。這不是費多少工夫的問題,根本不可能辦到。別說用手工鑽,鑽頭工具、技術難以解決;就算用現代機床,能在鐵棍上鑽出那麼長的管路?中間肯定要偏,稍微有一點方向誤差,鑽得越深偏離距離越大,恐怕用機床都很難做到。
剩下的就只有兩種辦法,鑄造打磨,或者鍛裹?
郭紹在紙上寫下兩種辦法,先逐一分析……用鐵鑄然後打磨不行,他尤記得不久前做玩具時的經驗教訓,鐵鑄的東西冷卻不均勻、砂眼極多。除非是做那種粗短沒有氣密性的火銃,否則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東西內壁太過粗糙,難以加工。
鍛裹的槍管,郭紹也很懷疑抗壓能力,畢竟不是無縫槍管,會不會承受不住火藥壓力而炸膛?
郭紹想了半天,有點搞不清楚古人究竟是怎麼實現火槍製造的。單憑想象肯定不行,他打算親自動手嘗試一下……因為不敢過分相信古代工匠的系統創新力,因為他們沒見過任何相關的東西,只能憑空想象,也沒有成體系的理論知識;手藝全靠前人經驗傳授,所以幾千年的技術進步都是非常緩慢的過程。
如果從概念到實用那麼容易,從古希臘“汽轉球”到蒸汽機就不用一千多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