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
楊慎來得不快,到了第二日,才來到朱厚煌身邊。
朱厚煌將情況告訴了楊慎。
楊慎眼睛之中閃過一絲精光,暗道:“機會來了。”
他為什麼來東雍,固然是為了能夠建功立業,但是未嘗沒有想為父親報仇的意圖。只是他更知道,他這個意圖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他越發不能著急。
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起兵靖難的,連朱厚煌自己也在猶豫徘徊,以王陽明為首的一大批人都在努力打消朱厚煌北上的意圖。
很多南洋人也不想北上打仗,因為南洋所有人的根底淺薄之極,沒有中原的文化底蘊,所以一旦靖難成功,南洋本土人士,定然會被大量中原人士給邊緣化。
朱厚煌瞭解到這些,才對北上靖難的事情猶疑起來。
時間越長,朱厚煌身上雍王的屬性就越多,而朱厚煌本人的屬性就越少,皇帝都做不得快意之事,更何況雍王啊?
朱厚煌不能違背雍國的利益做事,否則會被很多人反對的。
即便這些反對阻止不了他,但是對東雍的發展也沒有什麼好處,還會加深內部隱患。
不過,楊慎覺得他有辦法,讓大明與東雍不得不戰。
楊慎說道:“殿下,黃錦是嘉靖的親信,是嘉靖的眼睛與耳朵。所以如何對黃錦,取決於大明與東雍的關係。只是不知道殿下想如何對北京。”
朱厚煌說道:“楊先生不想報仇嗎?”
楊慎說道:“想,但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將兩國陷入戰亂之中,所以是戰是和,需要殿下拿注意。”
朱厚煌忽然站起來,問楊慎說道:“楊先生,你看孤這南斗宮,比不比得上紫禁城?”
楊慎在北京的時候,也是宮中的常客,對紫禁城風格也是很瞭解,說道:“殿下南斗宮勝在氣魄,而紫禁城勝在精巧。”
朱厚煌看著外面一左一右的兩國塔樓,上面有士卒行走,不過依舊沒有南斗殿高,朱厚煌說道:“現在南都不過是一座空城,十年之後,孤這南都絕對不亞於北京,先帝對孤寄望深厚,為何如此,不就是因為孤能開疆擴土嗎?之前孤也有為先帝報仇之意,不過,”朱厚煌頓頓了,掠過楊廷和的下場。繼續說道:“事到如今,這心思也就淡了。只要嘉靖與孤井水不犯河水,孤也就不管北邊的事情了,今生今世,不踏足中原一步,也是可以的。”
朱厚煌最恨的人誰?
是楊廷和。而不是嘉靖。
畢竟是楊廷和背叛了正德,作為正德最信任的朝臣,卻否定了正德的一切,乃至於連身後之名都毀的一乾二淨了。
是,正德並算不上一個文人口中的好皇帝,與孝宗弘治皇帝,根本沒有辦法比,但是並不是正德就差勁到是天下倒數昏君。
正德時期,劉六劉七之亂,被平定了,寧王之亂,被平定了,北方蒙古也安分下來,還有這樣那樣的災害都被賑濟了。
也許有人說,這是正德接受了弘治皇帝給他的基業。但是儒家不是有尊者諱嗎?之前的成化皇帝,還有被俘虜的英宗皇帝,正德的評價為什麼這麼差,特別是這幾年大明的思潮,都是撥亂反正。
既然有正了,那麼誰是亂。
自然是正德是亂了。
簡直是將正德打翻,再踩上一萬隻腳。
在朱厚煌看來,不過是欺負正德沒有兒子而已。否則嘉靖留下的爛攤子,比正德大的多,但是嘉靖的評價,與正德相比,簡直是強太多了。
一想到這裡,朱厚煌就氣憤。
他之前看正德,不過歷史上一個人物而已,但是現在想起來,卻是自己的長兄,最提攜自己的上司。而且是致力於開拓進取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