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罵道:“張三這廝,咱們都是自己前來,偏偏他一人找了個替,自己在家安享快樂。”
這話說出來,原本是想讓其他八個同村的侄子跟他一起討厭張三。
卻沒想幾人根本沒有太大的反應。
首先親戚相替這種事在現在都是常規操作。
別說是徵調民夫了,哪怕是朝廷徵兵都有人找替身。
別說是堂弟替堂兄了,兒子替老子都是常有的事。
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再說都是一個村裡的,低頭不見抬頭見。
沒必要把關係鬧的那麼僵。
一般這種事,大家能幫忙瞞一把就幫了。
誰能說自己沒有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呢。
張三家裡的情況他們也知道。
張三自己力氣大,能幹活,也能吃。
一頓飯能吃四碗。
他那個兒子張寶兒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十一二歲,小小年紀,一頓飯就得吃三四碗。
現在十三歲飯量比他還大。
這樣的孩子,要是放到他們幾家,非給家裡吃窮了不可。
張三自己給保正家裡當著佃戶,種著不少地。
還時不時的去保正家裡打些短工。
張寶兒也在給保正放羊。
這才勉強夠兩人餬口。
一但張三被徵召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寶兒可沒人能養得起。
人家找個人替自己來也是合情合理的。
鄧九看幾人反應冷淡,不由的冷哼一聲:“怎麼你們胳膊肘還往外拐?”
幾人連忙道:“不是不是,咱麼畢竟是一家,那張三還是外姓人。
我們肯定向著你啊!”
其實幾人心中明白。
張三剛來的時候帶著兒子孤苦無依。
這鄧九仗著自己潑皮,時不時的就去找張三的麻煩。
剛開始張三還處處忍讓。
有一天,鄧九搶了張三買給寶兒的糖人。
氣得張三直接把鄧九打的鼻青臉腫,一個月下不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