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火藥生產技術,在《天工開物》中就有收錄。
這個車間不僅生產火藥,還製作震天雷。
對於震天雷技術,宋應星本身也懂。
他拿起一顆震天雷,道:“阿巴泰,就是被震天雷炸死!”
姜鑲道:“沒錯,我請先生來,就是希望先生鑽研震天雷技術,在保持爆炸殺傷力前提下,儘可能讓震天雷更小、更輕。”
要是能單兵使用震天雷,姜鑲想想就覺得爽。不過,技術進步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需要有利於科學研究的客觀環境,再有相應的技術人員潛心鑽研。
宋應星道:“提督大人,下官所學龐雜,並未偏向擅長兵器、火藥,願意全力一試,但不敢保證能成功。”
只要他肯全力以赴,姜鑲相信,假以時日,一定會有成果。
宋應星又再道:“提督大人,下官並未收錄自生火銃,尚不懂製作之法。下官有個不情之請,可否讓下官去瞧瞧自生火銃如何製作?”
這是建奴、李闖所沒有掌握的技術,保密性十分重要,他提出這個要求,的確是不情之請,就算被拒絕,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喜好各種技術的宋應星,好奇心實在太強了。
對於宋應星這個人,姜鑲信得過,點頭同意了。
宋應星大喜,是姜鑲信任他才會答應,對姜鑲好感加深了一層。
來到自生火銃生產區,這裡分為多個流水線,每個流水線製造一個零部件,最後是組裝區。
宋應星對於每個流水線都仔細檢視,每個工匠皆是動作嫻熟,在確保質量前提下,還能確保生產速度。
每個工匠積極性都非常強,沒有愁眉苦臉,而是滿懷熱情。
最後來到組裝區,多名工匠正在組裝自生火銃。
在某個角落,放著製作好的成品。
宋應星拿起一把燧發槍,仔細瞭解,愛不釋手。
“自生火銃真是好,比鳥銃、三眼銃好多了!怪不得平谷一戰,能讓清賊損失慘重!”
《軍器圖說》問世後,宋應星就有很強的好奇心,要看看這本書中所載自生火銃的製作之法,今天,他的好奇心終於得到了滿足。
他又再問道:“大人,不知工匠薪俸如何?”
“薪俸並非固定,而是計件結算!”
“計件!”
宋應星首次聽過這詞。
姜鑲道:“比如自生火銃流水線,每個工匠,是按照生產的合格零件數量來結算薪俸,如若出現不合格零件,不僅那個零件不計算薪俸,還要再倒扣一個零件的工錢。還有專門的‘質檢部’,質檢員要檢查每個零部件質量,若有不合格的透過,質檢員要負責。”
他又說,那些速度快的工匠,最多的薪俸能拿三兩銀子,速度慢的只有一兩而已。
宋應星驚訝了,首次聽過計件這種方式,怪不得工匠們速度那麼快,越快薪俸就越高,而薪俸倒扣制度,又約束著工匠必須保證質量。
這種方式太妙了!
參觀完畢後,姜鑲再次來到火藥車間,給宋應星安排好工作場地。
宋應星表示,關鍵在於要讓火藥威力更大,才能保證殺傷力的同時,減少火藥量,減輕重量,需要花許多時間研究,他會全力以赴去研究。
隨後,姜鑲把周天淮叫到一個小房間。
姜鑲給出一張紙,上面寫著來復槍的槍械原理。
在歷史上,來復槍在16世紀就被髮明出來,直至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才開始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