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養心殿。
崇禎一如既往勤政,在批閱奏章。
前段時間被揭發的周延儒,其罪行已經被查實,崇禎將其處死。
目前,大明軍中有三大力量,第一,是姜鑲管轄的三大邊鎮軍隊;第二,是在陝西的孫傳庭;第三,是山海關至寧遠一帶的吳三桂。
崇禎對三大力量都寄予厚望,希望孫傳庭剿滅闖賊;希望姜鑲揮師出關,剿滅建奴;希望吳三桂守好邊境。
孫傳庭一直催著要軍餉和糧食,崇禎一直都沒錢糧,幸好姜鑲繳獲物資,解了燃眉之急,崇禎派人給孫傳庭送去三十萬兩銀子、糧食一大批,叮囑其一定要剿滅李闖。
目前,李自成在湖廣、河南一帶攻城略地,沒有明軍能抵擋,崇禎多次催促孫傳庭儘快出潼關,剿滅李闖。
這時候,王承恩匆匆而入。
“陛下,錦衣衛駱指揮使求見!”
崇禎點點頭。
駱養性進入養心殿。
“陛下,有錦衣衛聽到民間傳言,說姜鑲擁兵自重,對朝廷不忠,隨時有可能造反。”
聽到這些話,崇禎呆在當場。
呆了一會後,崇禎再站起,來回踱步,心中矛盾。
他對任何一個臣子都不是絕對現任,不僅是姜鑲,對孫傳庭、吳三桂同樣信任度不高,許多總兵驕橫跋扈,崇禎拿他們沒辦法。
左良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崇禎恨不得立即宰了左良玉,可惜做不到。
要是姜鑲、孫傳庭、吳三桂擁兵自重,那就更無可奈何。
崇禎思前想後,想了許久,還是等姜鑲把三個鎮衛所軍田都收回來後,再決定處理辦法。
孫傳庭、姜鑲都有很大權力,崇禎都擔憂其不聽朝廷調遣,甚至造反,不過,他又不得不依賴兩人。
他盼望著孫傳庭能先剿滅賊寇,跟姜鑲相互制衡,然後兩人分別領兵揮師北上,直搗建奴老巢。
要是孫傳庭失敗,掌握軍權的實力派由姜鑲一家獨大,那可就危險了。
今年來,崇禎反思以往得失,對即位之初就迫不及待剷除魏忠賢有些後悔,魏忠賢的確可惡,但許多文官同樣可惡。
隨後,崇禎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叫來,命他派人秘密前往姜鑲防區,密切留意那邊情況。
————————
六月下旬這天,有特殊的人來了,那就是姜鑲的兄弟。
兄長姜讓、弟弟姜瑄,都一同來到大同。
“大哥、三弟!”
姜鑲根據這副身體原主人的記憶向兩人問好,心中卻沒那種親切感。
姜讓和姜瑄,卻對姜鑲有親切感,本身就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兄弟見面,格外高興。
姜讓三十五歲,身材高瘦;姜瑄二十五歲,身材中等。
姜讓道:“想不到二弟做得如此之好,為我們姜家爭光!”
姜瑄道:“有兄弟的加入,姜家的威名必定更響亮。”
兄弟三人坐下來,各自說著離開後情況。
姜讓從榆林總兵調派來大同鎮就任,朝廷規定,只允許帶親兵前來,姜瑄亦是如此,兄弟倆各帶了千餘私兵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