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從“三濟堂”茶棚開始施茶後,一些路人無意識地就傳開了,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到縣令的耳朵裡,於是派個當差的前來探個虛實。
當差的回去後,如實稟報,縣令得知實情後,脫口而出:“小事不小,此乃大善!”
又過了幾日,來了兩個當差的,送來一塊石碑,上刻:“三濟堂,佈施茶水,方便鄉鄰,實為大善!”
農旺年哪知自己的一個小小的茶棚,當初弄起來,僅僅是為了方便鄉鄰客商,竟然得到如此讚譽,就連忙叩謝:“請受草民一拜!”
當差的說:“你就好好珍惜吧。”說完就走了。
那天,徐才運路過茶棚,得知此事,一陣感慨:“農兄,事小義重,理應受到敬重!”
農旺年說,“本是盡綿薄之力,哪曾想會得到官家篆刻碑文,真是受之有愧啊!”
農旺年不僅是這樣說的,心裡也確實是這樣想的。
徐才運連聲說“當得,當得。”
隨後,徐才運喝口茶,便轉移話題,關心地問道:“老兄,最近茶葉做的怎麼樣了?”
其實,徐才運已考慮多時,想幫這位老兄一把,所以才這麼問。
農旺年一笑:“還不是老樣子。”然後把雙手一攤。
這茶事就一直在徐才運心裡擱著了,他是個有心人。
徐才運又說了,“老兄,茶葉的事還是得好好弄弄啊。”
農旺年一聽,眼神裡流露出一股銳氣來,神情立馬嚴肅起來,說道:“茶葉是我家的命根子,肯定要下力氣的。”
徐才運笑著說:“那就好。”
農旺年連忙說,“老弟,以後多點撥啊。”
徐才運謙虛地說,“搞茶葉我是個外行,還得多向老兄請教才是。”
農旺年說,“請教就談不上了。那好,咱們兄弟倆以後相互學習,提個醒。”
徐才運連聲說“好,好。”
見時候不早了,徐才運起身告辭。
臨別前,農旺年特意為他準備了兩包自產的茶葉,讓他嚐嚐鮮。
“你稍等。”說完,農旺年急忙回屋取來新制的茶葉。
徐才運拿著新茶,有幾分滿足地說,“那我就用上好的水泡茶,不能白瞎了老兄新出籠的好茶。”
農旺年說,“可不,好水配好茶嘛。”
他倆相互作揖,徐才運離去。
此時,徐才運蠻開心,儘管形單影隻,一個人還哼了幾句山歌,慢悠悠的走進了彎彎的山路。
農旺年一直站在門外,直到看不見徐才運的身影才回屋。
他邊往家走,邊思忖:看來,這個兄弟算是交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