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勉強守住了關城,不過明軍雖然沒有攻破潼關,但也是距離破關最近的一次,著實讓唐通嚇得不清。
戰後,一身是血的白廣恩,跟在唐通身後,回到大帳內。
“這麼下去不行,太危險,傷亡也太大了。”白廣恩將頭盔摔在座位上,“要是明軍再來這麼一次,咱們未必能頂得住。”
唐通把頭盔放在一旁,雙手撐住帥案,把頭埋在兩臂之間,沉默了半晌,忽然抬起頭來,“陛下的計劃因該已經執行的差不多了,咱們在堅持幾天,等命令一來,就立刻撤走……”
明軍的進攻再次被挫敗,不過明軍卻沒有氣餒,反而越戰越勇,他們已經嗅到了勝利的氣息,察覺到金國快頂不住了。
二十五日的進攻後,王彥召集眾將議事,總結一下經驗,準備下次進攻時,便一錘定音,一腳踹破潼關。
劉芳亮第一個發言,“今天這缺口要是再大一點,我們就沖進去了。臣建議地道可以繼續挖,再炸塌一兩處,絕對能沖入潼關。”
張名振也說道:“咱們人多,臣建議可以幾條地道一起挖,只要有一條地道成功,不被金軍發現,再炸塌一處,絕對能突入關內。”
王彥聽著眾人說著,眾人大多都覺得這個地道挖得好,贊同繼續炸城,“既然都是這個意思,那元伯就繼續挖掘地道,不過各部的進攻不要停,但是攻擊的強度可以降低一些。”
“臣等明白!”眾將齊齊領命。
王彥微微頷首,隨即問道:“對了,從江南發來的糧草到了沒有?”
“回稟監國,新一批軍糧已經在路上,五日之內可到洛陽。”黎遂球起身行禮道。
王彥點點頭,“關中正處於糧慌之中,我們入關後,要想站穩腳跟,還得發糧賑濟才行。”
“糧食就是人心,臣知道輕重,一定保證糧食按期送達。”
王彥聽罷,基本滿意,他兵多糧足,也沒有什麼新的問題。當下議定之後,王彥便令眾人各自回去,只等再炸一次,便集中力量一舉奪下潼關。
李過等人魚貫出帳,但他們剛走到營門口時,外面一名插著加急背旗的騎兵,卻疾馳到中軍大營前,大聲喝道:“緊急軍情,要立刻告知監國。”
走到營門前的李過等人一愣,不禁問道:“什麼軍情?”
“孫都督從蒲津關渡河,已殺入關中!”士卒說了一句,便被營門前的軍官帶著往王彥的帥帳而去。
“孫守法入關呢?”眾人一陣嘩然,嘩啦啦的一片又折回往王彥的帥帳而去。
帳中,王彥拿著軍報觀看,傳信計程車卒,單膝跪在帳中,周圍眾多將領屏住呼吸,等王彥看完。
河南三十萬明軍沒入關,蒲津關的孫守法只有不到兩萬人佯動,怎麼殺入關中呢?這他孃的也太不可思議,太讓人意外了。
王彥迅速看了一遍,揮手讓士卒退下去,“你傳信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等士卒一退,王彥隨即對眾人道:“孫守法已經從浮橋渡河,佔據了黃河西岸的趙渡鎮、雞心灘,正欲南下攻下三河口,渡過渭水,包抄潼關。”
這本該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不過帳內眾將臉色都不好看,他們正面攻了這麼久,到手的功勞,怎麼就飛到孫守法手中去呢?
“監國,孫都督是怎麼渡過黃河的?”李過不禁皺眉問道。
王彥能察覺到眾將的情緒,“李來亨佔據陝北後,孟喬芳糾集五萬大軍進行反撲,從同州調走了一萬人。我們猛攻潼關,唐通頂不住,金國從蒲津渡口又抽調六千人來支援潼關。孫守法發現對岸的金軍減少,讓人用羊皮筏子從上游渡河,他率主力趁著夜突襲浮橋對岸的金軍,裡應外合之下擊敗了渡口的四千金軍,大軍隨即渡過黃河。”
眾人身上氣勢一洩,如果是這樣的話,還真有可能,金軍處處設防,兵力分散,拆東牆補西牆,總會出現問題。
只是眾人都以為對決在潼關,沒想到卻是在別處出現了關鍵性的變化。
“監國,如果真是如此,那咱們不能等地道挖好,得馬上進攻,甚至日夜猛攻。”李過沉默了一下,忽然抱拳道。
王彥反應過來,“補之是怕唐通會跑!”
“孫守法如果攻下三河口,渡過渭水,包抄潼關之後,唐通得到訊息,肯定要逃!”劉芳亮也贊成李過的意見。
王彥點點頭,正要說道,這時帳簾忽然被挑起,一員明將忽然進帳稟報道:“監國,潼關上有異動!”
王彥聞語,不禁一拳敲在桌子上,“忠勇、忠至兩軍立刻組織一次進攻,莫要走了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