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喜歡,或者罵,主要是因為乾隆那老小子。
這麼說吧,如果選出對華夏文明史危害最大的皇帝,乾隆不是第一,也能進前三。
就因為,他修了一個…四庫全書!
說是修書,其實是毀書。
四庫全書收錄了近3500種圖書,小八萬冊,加起來八億字。
可是,誰知道他毀了多少?
華夏兩三千年累積下來的文化瑰寶,毀掉的數量,比起收錄的數量只多不少。
讓他砍了一大半兒。
這麼說吧,明朝滅亡之後,所有的官方檔案、政令、紀要都儲存完好。
那是最權威的明史,世界歷史之中儲存最完整的官方記錄。
到了乾隆手裡,一把火焚燒百萬。
只要是不利於統治的,全燒!
以至於,後世對明史存疑卻無從考證,對清朝修訂的明史更是不敢全信,被他們改太多了。
扯遠了。
越過清朝,文學進一步下放,大眾文學出現。
再然後,武俠文學,科幻文學……
你會發現,文學的門檻越來越低,越來越接地氣。
也就是說,越來越向普通人、所有人,都能看懂,看透,看出樂趣的方向發展。
所以,網文是什麼?是發展趨勢啊!
也別覺得看網文不高階,殊不知,高階的曾經也庸俗過。
大眾文學剛出來的時候,被嚴肅文學罵的比網文慘。
科幻文學和金庸剛起勢的時候,被大眾文學也痛批過。
誰也別笑話誰,因為十幾,幾十年後,有新的文學種類出來,估計網文也得罵。
至於小白文....
龍傲天....
是不是真的沒水平,讓人生厭?
不是!
後世厭惡、鄙視這些題材的願意不是太白,太沒水平,而是同質化。
一句話就能解釋,當你第一次看小白文,看龍傲天的時候,一定沒有那麼厭惡,甚至大多數人還能看的津津有味,覺得挺新鮮。
是寫的人多了,跟風的人多了,以及缺少生活經驗的小白作者多了之後,產生了審美疲勞之後,才開始厭惡。
全世界的普羅大眾其實都一樣,就像沒有人不喜歡喜劇是一個道理。
中國人愛看網文,米國人也不例外。只要他看,就會接受載入其中的資訊,那麼輸出觀念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且!!
在2002年,有一個2020年所不具備的優勢,更能使網文出海增加不少勝算。
那就是——西幻!
後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期的玄幻作品受西方神化體系影響,所以故事架構,還有故事設定,大多是西幻題材。
說白了,有點崇洋媚外。
那個年代,外國神仙就比中國神仙好混,西方魔法和騎士就比天兵天將更有吸引力。
所以,R樹下的很多作品,完全不用考慮西方接受度的問題。
力量體系,世界觀都是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