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突破思維邊際的瘋狂方式,可以滅掉維迦,再不濟讓他吃上一次虧,給自己的王朝之行劃上一個還算完整的句號。
但還是失算了。
就算是這麼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沒能瞞過維迦的眼睛,他還有什麼好說的。軍事才能孰高孰低這件事情,已經明明白白的擺在了他的面前。
而且他也意識到。
自己現在該做的趕回王國救場,而不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
另一邊。
維迦在撤退的幾個小時後,他從後方偵察兵的口中得知,王國並沒有按照約定的18:00借道艾德城,而是在14:00就衝進了城市內。
這個訊息直接把維迦嚇出一身冷汗。
如果他昨天沒有穩這麼一手,提前下令全軍做好撤退準備,等談判結束後才集結部隊、做好撤退計劃,那麼可不就是要到14:00嗎?
這一出城,可就全部露餡了。
到時候王國看到他拿著2萬士兵裝大尾巴狼,維迦已經預想到自己被幾百幾千個焰爆點成天燈的可怕場景了。
毫不誇張的說,生死一線。
一切也正如坦尼爾所想的那樣,維迦確實沒有想到王國軍會殺個回馬槍。
畢竟維迦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明。
對於這種沒有絲毫動機,也無跡可尋的進攻計劃,就算借他幾百個腦袋,也絕對無法理解坦尼爾會下達這種不帶理智的命令。
這個節骨眼上他可不是敵人。
他恰恰是幫助王國這40萬大軍回到國土,擊退帝國軍,在戰後還能牽制帝國軍事,讓帝國不敢肆無忌憚、傾盡全力繼續進攻王國的盟友。
這個時候向他發動戰爭,根本百害無一利。
維迦要是一死,坦尼爾將面對的是王朝和帝國傾盡全力的阻擊,這種阻擊的強度下,就算是40萬大軍也別想輕易踏回國土。
而且大家都是業內人士。
年紀也不算小了。
也應該明白,國家與國家之間哪有什麼絕對的敵人和盟友,只要有著利益的存在,盟友可以反目成仇,仇人也可以握手言和。
但是坦尼爾偏偏幹了一件小孩子才會乾的事情。
這讓維迦本能的有些看不起坦尼爾的氣量,一個不懂顧全大局,分不清輕重緩急的指揮官,就算指揮才能再怎麼出眾,遲早有一天會暴露出弊端。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
透過坦尼爾的這一次回馬槍,讓維迦意識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矇蔽天才容易,看透蠢貨很難,欺騙豬是不可能的。
前者總是保持理智以最優決策應對一切事物,後者的思維捉摸不定,行事方式無跡可尋,你永遠不敢保證他下一秒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害人害己,至於最後者嘛——
毫無邏輯、不講道理、不顧後果、鼠目寸光、不納人言、固執己見……
而坦尼爾恰恰介於這三種之間。
他現在給維迦的印象是,時而天才,時而蠢貨,時而……像一隻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