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杜睿和嶽衝等侍衛下了華山,一路向東,經過了潼關,來到了大河渡口楓林渡。
此去邯鄲,最好的路線是在楓林渡選擇一條客船,一路向東,經過雒陽、開封等地,在白馬渡的北渡口下船,如此,往北走上千多里,便能抵達邯鄲郡。
一如既往,杜睿拒絕了這條快捷的旅途。
他選擇乘渡船向北進入河內郡,然後,翻山越嶺,前往河北平原。
關中的風土人情經歷過了,民間的情況也有所瞭解,現在,須得看看關東的情況如何,畢竟,水土不同,情況也就有所不同,哪怕是大同小異,也要仔細鑑別這不同之處。
杜睿前世,地理面積比這方世界要小了許多,然而,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並非亂說,因此,一個政策在這個地方合適,換到另一個地方也許就會水土不服。
所以,除了國家法律之外,還有地方法規。
所以,才有著因地制宜這樣的一句話。
杜睿一行是在下雪之後到達楓林渡的,到了之後,已經是申時過了,天色早就昏暗了下來。
大河上下,唯餘莽莽……
往北面的渡船每天只有兩班,早上一班,中午一班,對面過來亦是如此。
這渡船並非普通的渡船。
不像地球世界那樣,孤舟一葉,老翁撐著長蒿抑或者搖著船擼便可將旅人送往河對岸。
此間的大河不說像大海,起碼也像大湖一般寬廣。
站在河流最為狹窄之處,向著河對岸眺望,仍然一眼望不到邊。若是有著大風,大河掀起的波濤足有城牆那般高,普通的船隻自然無法在大河通行,須得有符陣護佑。
即便如此,也不保險。
大河內有著許多強大的怪獸,雖然沒有龍這般強悍的神獸,偶爾也能見到可以比擬宗師級武者的水怪。
所以,這渡船乃是像小山一般的巨大船舶,在這大河上穿行的船舶無一不是如此,和大河相比,渭水未免太過柔弱,就像是一個怯生生的南方小娘們,大河則是燕趙大漢。
其實,大河雖然寬廣,有著符陣加速的渡船耗費三四個時辰還是能渡過去,之所以每天只能有著兩班,並非說,找不到更多的渡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類和水中的怪獸有著契約。
在楓林渡,只能容許四班渡船來回經過。
一旦超出,必定會遭受怪獸的襲擊,所有在大河上航行的船舶上都有著一個特殊的符陣,唯有如此,方才能獲得怪獸同意,就類似某些水匪惡霸釋出的太平狀一般。
若是沒有那玩意,肯定要被水下怪獸襲擊。
這個契約的制訂,是建立在人類和水中怪獸的大量死亡基礎之上。
在遠古,大河乃是水中妖獸的地盤,它們興風作浪,時常造成洪災,後來,人類有聖人出世,斬了水中妖獸的至強者支無涯,如此,平定來洪災。
但是,水中的妖獸還是不許船隻在河面上通行。
對它們而言,人類的這個行為根本無法接受。
類似於胯下之辱之類的玩意!
後來,人類出了好幾個聖人,那是比現在的大宗師還要強大的存在,這些聖人和水中的妖獸*交戰,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方才有著這契約的存在。
所以,杜睿一行若想要過河,須得等到第二天。
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進入楓林渡之後他們也就有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