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可惜了……
……
就在奧爾格·哈維·杜邦勒情緒翻滾甚至覺得分外遺憾的時候,他甚至沒想到大部分人其實都欣賞不到吳剛號升空的第一視角。但這大多數人卻表現得比船上的人更為興奮。
基地周邊所有被佔據的廣場、大型商場的天台,在吳剛號升空的那一刻,幾乎到處都是歡呼聲。
如果此時還拿著手機的話,會發現華夏的網路正伴隨著吳剛號的升空,更是表現出極大的活力。
真的,從第三視角來看吳剛號升空才是真的震撼,就好像整個基地都飄起來了一般。
人在面對宏大的工程時,在震撼之餘往往會產生頂禮膜拜的衝動。尤其是對於在距離基地不遠處現場觀看的人來說,吳剛號的升空過程沒有突然噴出的火焰,沒有巨大的轟鳴,沒有隨之產生的白霧,但就是那樣安靜的升起卻更讓人覺得宛如神蹟。
沒辦法,吳剛號太大了!
結合電視中直播的畫面,真就好像一座封閉的小型城市直接飛起了一般。
即便這次活動是一些單位的團建,最初壓根不想湊這熱鬧得人,在這一刻也根本無法抑制住心頭的激動,畢竟這個時候看起來是真的很像神蹟。
歡慶的氣氛隨著吳剛號升高愈發濃烈,場外的記者也開始忙碌。
每一次盛典媒體需要記錄從來不止是盛典本身,或者說其意義是由記錄無數普通人的精氣神組成的,這次自然也不例外。就在吳剛號即將進入雲層中時,場外連線直播的記者也將採訪話筒送到了一位穿著紅色上衣,正激動的揮舞著旗幟的中年男人面前。
“先生,看到吳剛號太空飛船升空你激動嗎?”
“激動!”
“那您此時此刻有什麼感想?”
“咱們華夏除了足球傻逼,啥都牛逼!”
這是現場直播,於是中年男人鏡頭前肆意的吶喊聲在記者猝不及防之下,迅速傳遍整個華夏。
同一時間,吳剛號龐大的身軀也漸漸變成一個黑點,隨後消失在人群的視線中。
……
吳剛號這次升空總計搭載1.8萬人,其中負責維護這次儀式秩序的工作人員就有1500多人。
所以每個工作人員需要負責的來賓並不算多。加上這次儀式所有的安全細節早已經模擬了許多遍,加上來賓大都通情達理,所以安全安置工作自然也進行得很順利。
】
同樣也因為吳剛號升空時加速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所以這次升空哪怕對於那些受過訓練的航天員來說,整個過程也是鮮有的獨特經歷。因為跟化石燃料主導升空時爆炸式升空速度不同,吳剛號是漸進式的升空,讓人能細膩的體驗到重力漸漸遠去的全過程。
這絕對一種很神奇的感受,甚至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只需要用身體去感覺。又或者看著隨身的小物件在重力漸漸遠離的影響下,運動軌跡開始變得讓人迷醉。
體驗最深刻的大概還是能幸運的進入飛船無重力體驗區的那些嘉賓了。
整個過程堪稱完美。
一直坐在觀景區的奧爾格·哈維·杜邦勒在聽到廣播提示重力系統開始執行時,便開始在心裡默數,82秒後,不再需要廣播的提醒,他已經能感覺到重力重新恢復正常。
82秒,比之前預估的兩分鐘還要提前了半分多鐘。
雖然他對技術並不是很瞭解,但能讓如此大的飛船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重力系統的執行,這足以說明吳剛號上的技術成熟到不像是第一次試飛的太空船。
從全人類文明的角度說,這顯然是個好訊息……
“等等,我為什麼要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