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事件諷刺點在於從華清退學後,這才沒過多久啊,就因為學術跟科技上做出的成績上了熱搜。
這就讓這個學術警告顯得有些刺眼了……
最初這個訊息曝出來的時候,網友們是真的不肯相信的。
“嘶……看到這訊息嚇得我倒吸一口涼氣,還好當年我沒報考華清,這樣的人物都能因為被學術警告而退學,華清標準恐怖如斯。”
“所以我經常說,燕北想跟華清爭華夏第一大學就是沒頭腦。像寧孑這樣的學生如果去了燕北,那得是什麼待遇我都不敢想。結果去了華清被學術警告。大家可以想象,什麼叫藏龍臥虎之地。真的,我懷疑在華清碰到一個掃地的,都是諾貝爾獎得主!”
“什麼華清國內第一?想什麼呢!華清明明是宇內第一,不服來辯!”
……
段子很多,畢竟學術警告這個理由著實太搞了。
網路嘛,各種訊息真真假假的,網友們大都已經習慣,於是便開始各種調侃。
直到又有人在網上大爆料,數個帖子橫空出世,其中寫得最好的一篇“寧孑被退學真相,能力強並不意味著人品好。”迅速席捲網路,被無數吃瓜群眾爭相閱讀。
作者講故事的功力明顯是很強的,將一件小事寫得如同傳奇故事一般。
“……話說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陽光讓春風明媚,寧氏走在華清的路上,嗅著春日的氣息,直到來到逸夫樓前……於是他先用右腳邁進了逸夫樓的大門,同一時間,正在三樓的某女突然毫無由來的眉心一顫……”
很難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種什麼心態,將短短几分鐘發生的事情,寫成了一篇萬字故事,還分了七個章節,從環境、情景,到那交錯時的風情,再到出場每個人都分配到位的細膩到極致的心理側寫……
怎麼說呢?
這大概就是自古深情留不住,從來套路的人心吧。
總之隨著這篇故事開始發酵,寧孑從華清退學的真實原因,也終於湧出了水面。
顯然這個解釋要遠比所謂的學術警告更有說服力。
畢竟這符合普通人一個最基本的認知,即為你不能在別人最優的點去否定別人。
這就好像網友們可以說XXX偶像派明星演技不咋地,但不能說他或她不帥甚至很醜一樣。如果相貌真不達標,怎麼可能成為偶像派?
同樣質疑一位已經證明自己的大學者,大都也只能透過別的方面,你可以罵他醜,說他人品不咋滴,唯獨不能質疑他的學術水平,否則就是在侮辱大眾智商。
就好像如果有人開貼說牛頓是個智障,這傢伙研究的東西都是垃圾,絕對能收穫滿屏的罵聲跟各種冷嘲熱諷。但如果開貼說牛頓這傢伙雖然學術牛逼,但人品不咋滴,就不一定了。畢竟後者是個很主觀的東西,而且總能從名人的無數小傳中找到些許佐證。
學術水平或者說個人能力本來就從不能跟人品如何直接掛鉤,同樣是所有人的共識。否則也不會有為富不仁這個詞了。
於是這個最為符合大家期待的故事,很快便流傳開了。
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討論,各種表示厭惡的評論重新整理網路,所有人都已經認定了這是事實真相,唯獨當事人始終保持著沉默。
這個情況大概持續了一個小時,直到網路上氾濫的情緒即將可能影響到現實的時候,又是一張照片被曝光出來,又開始讓輿情起了微妙的變化。
這次的照片依然是出自朋友圈截圖,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各種老闆都會被朋友圈裡的好友背刺。
不過這次的老闆不是很有名氣,絕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不過朋友圈照片的下方有他回答友人的一行字,點名了照片裡另外兩個人的身份。
“哈哈,給大家揭秘,中間那位就是我們華夏的少年數學天才寧孑,左邊是有為集團的戈總,我就是上去湊數的。”
看截圖上顯示這條朋友圈發表時間是三個小時前。照片中昨天那位戈總也快速被網友認了出來,是有為集團的高管戈東樹。
再結合今天一大早有為集團輪值主席那條朋友圈,所有人都對照片中間那個年輕人的身份深信不疑了。
我艹……這就是寧孑的近照?
對於網友而言,看到照片的第一眼,大概感覺都是一致的……這傢伙竟然這麼帥的?!
之前爆出的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的照片,寧孑都是一副土到極致的樣子,蓬亂的頭髮給笨重的眼鏡,加上也都不是特寫的照片,放大後清晰度感人,自然沒人會去深究寧孑的五官。
第一印象大都只覺得這個新晉的學術界寵兒長相著實挺土挺磕磣的,這大概也是那篇故事一出,所有人都立刻相信了的原因。畢竟腦補出一個猥瑣的科研天才不要更簡單。
但這次的照片不一樣了,正面照加上現代高畫質晰度的攝像頭,自然能讓人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