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其中絕大部分是非洲的大老黑,因為他們懶得摳腳,隨便找個地方把木薯一栽,就不管了,然後等餓了就來挖,然後燒著吃……
因為非洲土地肥沃,栽種一顆上海青,都能長成草本植物,木薯更是不必說……
但是對如今的大明來講,這東西不比番薯和土豆作用小,甚至堪稱是當前,最適合大明的備荒糧草,它可以人吃,可以當做飼料煮熟了餵豬餵牛,還可以用來釀酒,這要是普及推廣種植開來,大明不知道多少子民得活。
“姚指揮呀,這木薯的確能吃,但是此物若是不煮熟,有劇毒。”
“而且,這木薯分兩種,苦木薯和甜木薯,你找的是甜木薯,毒性稍淺,主要是皮有毒,只要把皮去掉,然後燒煮熟了就可食用。”
“此物,既能人吃,又能餵豬,餵牛,還能釀酒。”
“若是我大明在兩廣,福建雲南等地推廣種植開來,此物可以救活不少老百姓,吃不完的木薯就烘乾晾曬成木薯幹,還能支援北方衛所官兵。”
“我看吶,日後北方衛所的官兵,要給你姚廣孝在灶頭立個生祠,感謝你姚廣孝帶來了木薯。”
朱雄英笑道。
姚廣孝連忙雙手合十,道:“貧僧惶恐,這不過是舉手之勞。”
這時,外面有人進來傳訊,言語前方有一艘登州水師的船,遭到倭寇襲擊,傷亡數十人,其中大部分是大明的漁民,被倭寇襲擊,登州水師的海船前去救援,被倭寇埋伏,指揮海船的總旗戰死,其餘海軍拼死作戰將倭寇打退。
本來說的興高采烈,憧憬著未來大明老百姓人人都能吃飽的朱雄英,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李景隆和常茂,也是眯著眼,咬著臉頰咬肌。
自從洪武十五年,大明開始發行大明銀幣之後,對於白銀的需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大,捎帶著,和倭國的貿易也更加頻繁。
貿易的頻繁,帶來了海盜倭寇的猖獗。
其中,絕大部分倭寇,是高麗國的貴族,還有倭國各大名自己麾下的官兵假冒的,專門在海上打擊大明的商船,甚至還敢打擊大明的海軍官船!
朱元璋是可忍孰不可忍,屢次派遣使者前去駁斥。
並且在今年,正式和倭國斷交,照會倭國,將自己手下的倭寇管好,否則大明要出手教訓他們。
誰知,倭國的南北兩邊大名,並不以為意,反而更加猖獗。
因為,自古以來,從唐朝,到元朝,都未能征服他們倭國,他們壓根不怕……
忽必烈時,曾經兩次組織東征日本,結果都遇到了颱風,損失慘重。
當時,大元的疆域東西十萬裡,是武力最鼎盛的時候。
連忽必烈都無法征服日本,給了倭國人極大的信心,他們紛紛叫囂,這是天助日本,是神風。
也因此,他們並不覺得,一個國土還不如大元的明朝,能夠征服他們。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大明和倭國貿易更加頻繁之後,大明從倭國購買大宗貨物,帶回來的是白銀,海產品俵物,給他們的大額貨幣,卻是大明寶鈔……
倭人覺得十分吃虧,因為大明寶鈔在倭國又不能用。
他們更喜歡明朝的“吳布”,明朝的雪花鹽,明朝的絲綢。
還有大明的各種瓷器。
然而倭國又缺乏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和大明照會,於是,受不了長期貿易逆差的倭國南北朝諸侯,在內部各村打出腦漿子的同時,開始將目光放在了越來越頻繁和越來越富裕的大明海商船上……
他們要求,結算不能用大明寶鈔,要用實物兌換實物。
而高麗國也是一樣。
高麗一直充當著二道販子,蒙古人雖說敗退去了漠北,但是他們對於大明的各種貨物,尤其是鹽巴,絲綢,茶葉,還有最近賣的特別貴重的玻璃,鏡子等物品需求十分旺盛。
高麗國的兩班貴族,就用從明國買來的鹽巴,茶葉,絲綢,還有大明皇家琉璃廠產出來的玻璃,鏡子,去跟蒙古人,去跟更北方的女真人,鮮卑人,野人,換取在大明十分珍貴的熊皮,貂皮,虎皮,人參,鹿茸等物品。
而高麗國又沒有大明銀幣和大明寶鈔等外匯儲備。
於是,他們就只能先購入大量的大明銀幣,大明寶鈔這類外匯儲備。
因為賺的錢越來越多,只能多存入廣量的大明寶鈔,高麗國的兩班貴族,富裕的都存了幾千上萬塊大明寶鈔,因為存取方便,隨時能從大明海商那裡換取各種物品,賣給更北方的蒙古蠻子,女真蠻子,還有野人們,換取毛皮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