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吃不完的香蕉,全部烘乾,用石灰製作保持乾燥的灰包來運送,廣西,福建等地的一些軍屯衛所,還靠著出售這些乾果,賺了一些錢。
香蕉不僅能吃,香蕉樹在缺少食物的時候,也能用作備荒口糧。
兩廣,福建,雲南的衛所,在朱雄英建議下,都開始大量種植香蕉。
民間的商人,老百姓,也知道大明軍隊收購乾果貨品,紛紛發揮勞動人民的智慧。
似什麼山楂幹,獼猴桃幹,八月瓜幹,應有盡有。
而且,大明的海軍和邊軍衛所,也能吃到各種烘乾的蔬菜乾,燉煮入湯裡,放點麵粉,極為飽腹。
如胡蘿蔔幹,廣菜乾等。
最多的,是苜蓿草幹……
苜蓿本是馬料,但人也能吃,苜蓿草好種,產量高,一次種植可以收穫許多,烘乾之後,儲存也久,既能餵馬,又能人吃。
如今在大明的九邊衛所,尤其是冬日沒有菜食的地方,邊軍士卒日日吃苜蓿草幹燉炒麵,都快吃成了馬兒,張開嘴都是一股馬嘶味兒……
朱雄英也笑了,他又道:“姚指揮,鄭國公說的對,你的確是做出了事業,為我大明立下大功,你這兩年在廣東協助南雄侯和東莞伯,不僅建立了許多商隊,還找來了不少高產作物,這些高產作物對我們大明實在太重要了,就說你找來的生菜,木薯,這兩樣。”
朱雄英眼神閃爍,有些激動。
“先說生菜,這生菜種植簡單,有水就能種,日後九邊衛所,冬日裡除了吃苜蓿乾草,吃蘿蔔乾,吃泡菜,還能搞點溫室大棚,吃生菜,九邊衛所的將士都得感謝你啊!”
生菜本來很早就傳入中國,但是兩廣鄉民將它叫做“鵝仔菜”“嘜仔菜”,並不太將此菜看的太重,沒辦法,兩廣地區能吃的菜,著實太多。
“再說這木薯……”
朱雄英還沒說話,姚廣孝就露出疑惑表情,為難道:“雄英殿下,這木薯有劇毒,它真能吃嗎?”
是的,木薯有毒。
木薯分為兩種,甜木薯,苦木薯。
兩種木薯都有毒,尤其是苦木薯,如果不去皮,不煮熟,吃了會要人命。
最初,木薯只在非洲野蠻生長,當地的黑人知道這東西能吃,大都是用火燒著吃,不吃皮,只吃裡面的果實。
阿拉伯人長期搞黑奴貿易,也在非洲和當地的酋長購買金銀鑽石等物,無意間發現木薯能吃,便將此物帶到了西亞,後來又傳到波斯,從波斯傳入印度。
而此物生長迅速,甚至都不需要種植,讓它有個地方生根發芽,很快就能竄起來。
再加上,它本身又能吃,所以很快印度又傳到了東南亞等地。
東南亞人民一開始不敢吃,因為木薯做不熟,毒性極大,會死人。
而且東南亞各地物產豐饒,似暹羅,緬甸,天竺等地區,有些地方水稻一年三產甚至四產,且熱帶水果遍地,根本不吃木薯。
但是因為朱雄英給姚廣孝交代過,要關注當地土人種植的一種薯類植物,類似於山藥葛根,有藤蔓,好種植,根莖能吃。
姚廣孝一番尋找,還真讓他發現了,不是紅薯,是木薯……
這東西在東南亞有些港口附近,長的遍地都是,當地土人都不吃,嫌這玩意兒有毒,吃這個還不如吃香蕉樹,好歹香蕉樹還是甜的。
姚廣孝為了尋找這東西,親自跟著廣東的商隊數次下南洋,在南海等地尋找多次,本來他也懷疑木薯這東西真能吃?最後嘗過之後,感覺有可能是朱雄英所尋找的紅薯,便將它帶回。
姚廣孝,也的確是個人才。
在前世那個時空,鄭和下西洋,姚廣孝曾經親自跟著去過,那時候他已經七十六歲高齡,還跟著鄭和一路走到了如今的馬六甲海峽,還去了“古裡”國,曾經到過孟加拉,天竺一代。
此人能在前世成為靖難功臣,絕非是一個野心家那麼簡單,是一個有大才智和跨時代視野的強人。
朱雄英讓常茂將他收編入錦衣衛國安司,代表國安司前去廣東組建衙門,為大明組建商隊,輔助維持兩廣安定,並且在安南交趾尋找稻種,尋找各種高產作物。
他還真做到了……
雖說不是番薯,但是木薯啊,木薯……
作為前世那個時代的世界三大薯類之一,木薯在前世那個時空,足足養活了六億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