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美元的消失,足以讓華旗登上《華爾街日報》的頭條。
謝靖寒說:“因為就在兩分鐘後,那些錢統統又回來了。”
“M國聯邦調查局著手追查這起網路攻擊案,卻只在花旗銀行的計算機上發現了一朵紅色蒲公英,除此之外,再無其它蹤跡可尋。”
“誰也不知道,那個人是怎麼翻越華旗銀行的十道防火牆,即使是矽谷最出色的技術人員,也無法破譯對方留下的蒲公英程式碼;直到一個多月後,大陸抓獲了一個跨國網路犯罪團伙,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這個犯罪團伙曾利用公共網路入侵過花旗銀行的網路資訊中心。”
謝靖寒如此清楚事情的始末。
不過是因為,當年謝家就是苦主之一。
華旗那筆失而復得的鉅額積蓄裡,就有謝家的二十個億。
“您剛才說……入侵華旗系統的是個孩子?”徐沂沒忘記家主最開始提到的‘少年天才’。
謝靖寒點了頭——
“當年確實是個孩子,現在應該有二十四五歲了。”
十幾歲的孩子在國內不會被量刑。
犯事後,通常是送少管所。
“不過那個孩子的情況較為特殊。”謝靖寒又道:“按照大陸官方的說法,孩子最初並不清楚自己正與犯罪團伙打交道,後來,也是他在攻擊某個商場官網時故意留下‘馬腳’,才讓警方順藤摸瓜,成功抓住那夥人。”
徐沂:“那這個孩子……”
他心中有太多疑問。
謝靖寒坐久了,起身屹立在湖邊:“孩子的資訊,警方不肯透露太多,他們的理由是,不能讓一場意外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可以說,除了當年偵辦此案的警員,再無人知曉那個孩子的身份。
至於那個犯罪團伙的成員,如今都還在乖乖踩縫紉機。
“以他的天賦,不該至今在業內籍籍無名。”
所以——
只有一種可能。
謝靖寒道出自己的猜測:“他大學並未報考計算機類專業。”
“他會甘心放棄自己的專長?”徐沂不理解。
“並非每個人都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謝靖寒話語間,頗具深意:“可以擊倒一個天才的,從來不是自身的智商限制。”
或者是家庭原因。
或者是事故意外。
亦或者是,自身的甘於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