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笑道:“兒行千里母擔憂,蘇夫人的擔心,朕是可以理解的,但實不瞞你!不論子瞻還是子由都有宰輔之才,可子瞻卻有點恃才傲物,所以朕才將其放在邊疆磨鍊一下性子,待其成熟之後,再調回京為官!”
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可能也正是由於太豪放了,才做出將懷孕的小妾送人的舉措出來。
趙昕又道:“子瞻和子由有很多相近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甚至是相反之處。子瞻的性格豪放不羈,鋒芒畢露,而子由卻沖和淡泊,老成持重。”
蘇八娘忽然想起了什麼,忙說道:“官家這麼一說,奴家倒也覺得是,子瞻喜歡遊山玩水,如果有山可登,有水可涉,子瞻未嘗不拎其衣襟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子由雖然一對此感興趣,但遠沒有到子瞻那個程度,所以很多時候,子瞻都是一個人翩然獨往。”
趙昕嘆了一口說道:“子瞻的這種性格如果只是做一個文人,那是再好不過了,但若是為官就需要好好打磨一番了!”
蘇軾和蘇轍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對他們以後的政治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
蘇轍的政治主張常常比蘇軾還尖銳激烈,但他遭受政敵的迫害卻比蘇軾輕得多。
據《宋史》本傳載,王安石以蘇轍寡言鮮語,素有敬心。蘇轍對元祐之政的作用比蘇軾大得多,但蘇軾被遠謫海南,蘇轍僅僅貶官雷州。徽宗朝,元祐黨人多被外徙,蘇轍獨免。蘇轍去世時贈大中大夫,並與三子恩澤,據說也是蔡京“以子由長厚,故卹典獨厚。”
“嗯!官家有意栽培子瞻和子由,這是他們的福氣,別人求都不一定能求得來的,奴家會代為轉告給母親的,讓母親不必思慮太甚!奴家謝官家如此厚待奴家的家人們!奴家無以為報,願來世當牛做馬以還官家的恩情!”
蘇八娘感動的說道,不知何時,眼框裡早就溢滿了感激的淚珠。
“你們女人真是的,別動不動就落眼淚啊!朕最見不得了,朕之所以栽培子瞻和子由,固然有你的成分在裡面,但主要是子瞻和子由爭氣,但凡有才的人,朕不問出身,都會給其施展才華的機會,反而言之,即便出身再高,而沒有才華傍身,朕也不會重用的!”
趙昕這話倒沒說謊,畢竟在他心裡,江山社稷為重,而官員是決定江山社稷能否安穩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基本上外派為官的官員都必須是有能力的。
“不管怎麼說!奴家還是要謝謝官家!”
蘇八娘柔聲道。她的兩個弟弟是有才華不假,但也需要遇到人賞識才行,當今官家雖喜好文學,詞作也都足以傳世,自己就是因為一首詞才迷戀上官家的,但官家畢竟是官家,喜好文學,但卻從來不重用純粹的文學愛好者。
在趙昕眼裡,皇帝也是人,總歸是有點喜好的,但若將愛好帶到家國天下事之中,那就是昏君所為了。
趙昕將蘇八娘摟在懷裡,說道:“愛妃這麼想感謝朕!不如今晚留下來如何?”
“官家!奴家昨兒個去看了英妃姐姐,英妃姐姐臉上無時無刻不掛著笑容,奴家也想給官家生個孩子!”
蘇八娘紅著臉羞澀的說道。
“擇日不如撞日!那還等什麼!現在朕就同愛妃生孩子去!”
趙昕一把將蘇八娘攔腰抱起,朝著內殿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