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位卿對這蠻夷之地瞭解的,不妨說出來!”
趙禎朝著底下的大臣們問道。
一眾大臣都面面相覷,因為誰也沒在意過這座蠻荒之島。
半晌,梁適出言道:“官家,據《隋書流求國》記載,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書中對流求島蠻民生活習性多有記載。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希,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裡。三年,煬帝令羽騎尉硃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流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其布甲而還。
......
人深目長鼻,頗類於胡,亦有小慧。無君臣上下之節、拜伏之禮。父子同床而寢。男子拔去髭鬢,身上有毛之處皆亦除去。婦人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嫁娶以酒餚珠貝為娉,或男女相悅,便相匹偶。婦人產乳,必食子衣,產後以火自炙,令汗出,五日便平復。以木槽中暴海水為鹽,木汁為酢,釀米麥為酒,其味甚薄。食皆用手。偶得異味,先進尊者。凡有宴會,執酒者必待呼名而後飲。上王酒者,亦呼王名。銜杯共飲,頗同突厥。歌呼蹋蹄,一人唱,從皆和,音頗哀怨。扶女子上膊,搖手而舞。其死者氣將絕,舉至庭,親賓哭泣相吊。浴其屍,以布帛纏之,裹以葦草,親土而殯,上不起墳。子為父者,數月不食肉。南境風俗少異,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
趙昕在心裡按按的給梁適豎起一個大拇手指,學霸就是學霸,這記性簡直是無與倫比啊!
“太子,流求現今是蠻荒之地,你為何偏偏提出遷民與此?”
趙禎不解道。
“父皇!依兒臣之見,對流求的記載,最早的還是隋朝,時過境遷,三百多年過去了,誰還敢篤定流求就不適合我大宋子民居住了呢?”
趙昕反問道。
趙昕又道:“父皇!我大宋京都水師成立至今,未曾打過一仗,故兒臣請命率領京城水軍先行前往開闢流求島。”
“官家!太子身為大宋儲君,豈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往蠻荒之地,恕老臣不能答應!更何況遼國公主與今歲八月中旬就到京,屆時殿下不在,該如何來完婚?”
龐籍立即跳出來說道。
隨即滿朝文武都跳出來反對趙昕率軍前往流求之事。
趙昕見此拜道:“父皇!兒臣雖貴為太子,然則當為天下萬民做表率,兒臣料想,有我趙氏皇族率先前往流求打下堅實的基礎,後續百姓才會相信,並且願意遷移到流求,是故兒臣伏請父皇答應此事!”
趙昕說完後,重重地拜道。
“太子!你為何對流求之地如此重視,不惜親身前往呢?”
趙禎不解的問道。
流求對於華夏的重要性那就不必說了,趙昕想以此為踏板,為大宋新航路開闢做一個奠基石。
趙昕想了一下回道:“父皇!兒臣敢保證,若我大宋將流求納入版圖,那麼近百年內,將不用被天災人禍所困擾!而且,若想得到兒臣那日所言的高產之物,務必要以流求為跳板才行......”
趙昕不知道說服趙禎,便想著,畫大餅好了,於是他扯了一大推怪力亂神的東西,到最後甚至連夢到太祖之事都編出來了,而且還編的有鼻子有眼的,讓一眾大臣信以為真。
最終,趙禎同意了他率軍先行前往流求,但前提是必須等到高氏產子之後才行,還必須是兒子才行。
一起看書網 手機閱讀請訪問『』,全文免費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