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填的詞十分精妙,才會被人抄錄下來傳閱。所以,詞,是有的,但還沒有成為流行。
這首蘇試的《定風波》是康悅然最喜歡的詩詞之一。
寫完後,康悅然看了半天,覺得有幾個字寫得不是很漂亮。於是換了紙,又寫了一遍。
滿意後,她吹乾墨汁,準備過完年就讓人裝裱起來掛到書房。
賀正初他們不知道康悅然有過年寫字的習慣,以為她過年還不放鬆學習,一個個的都不好意思再玩鬧,去外院的書房也練起了字。
大年初二,是婦人回孃家的日子。黃氏的孃家在長鳴縣,一大早,她就準備了些東西,叫康元晨駕著驢車回孃家。
這一趟得三天才回來,康悅然去送他們出門。
驢車上只放了兩袋子地瓜和兩匹粗布,康悅然沒有多說,心裡卻明白了,黃氏在這裡住的恐怕沒有表面上那麼自在。
這事怪她想的不周全,等他們回來,她得找康元晨聊聊了。
葉氏很羨慕黃氏有孃家可回,她是逃難來的,孃家人是不是還活著都不知道。
回到正房,康悅然見葉氏情緒低落,問道:“娘,你還記得你的老家嗎?”
“記得,我老家在明州,很多年前,明州大旱,我們一家準備逃荒去南邊。
那年逃荒的人也多,剛到安州,我就和你姥爺他們走散了。後來輾轉來到大燕山,被你爹救了。”
葉氏臉上有一抹紅暈,“再後來我就嫁給了你爹!這麼多年來,你爹也曾幫我打聽過家裡人,可一直也沒什麼訊息。”
“娘,你跟我說說,我幫你找家人。”
葉氏臉上並沒有喜色,“還能找著嗎?這都過去快十八年了,算了吧,我看是找不著了。”
“我爹最遠也就到過長鳴縣,能問的人很有限,找不著很正常。我可以託何老爺他們打聽一下,萬一能找著呢。”
說的也對!葉氏喝了口茶,說起了當年的事。
初四晚上,黃氏和康元晨三人回來後,康悅然把康元晨叫到她的書房說話。
坐定後,康元晨先開了口,“悅然,我想投軍,你覺得怎麼樣?”
“嬸子能同意?”
黃氏自然是不肯答應的。“我娘她、我娘她捨不得我去吃苦,不過,如果我堅持去,她應該也會同意的。”
康元晨滿面通紅,低著頭不敢看康悅然。“我、我跟大嚴哥不一樣,我學不來他那一套管人的法子。
我不喜歡讀書,也不懂做生意,就是習武上還有兩分天賦,所以想去從軍。”
跟在牛大嚴身邊的日子,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同一件事,他急得滿頭大汗團團轉,牛大嚴卻可以輕鬆解決。
牛大嚴說,管人要有松有緊。可這個松和緊的度在哪裡,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
康悅然一邊泡茶,一邊開動大腦。
去從軍,沒有戰事是很難出頭的,而一直不出頭,那還去幹嘛?
可不讓康元晨去從軍,就得給他找一份他喜歡乾的活。
她手上一頓,朝康元晨笑了一下。“我給你換個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