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何一帆和康悅然都說定了關於雞冠山的事,何老太太才笑著說道:“大過年的你倆也不忘談生意,今日都歇一日,年後再談吧!”
何夫人道:“悅然,你中午一定要在我家用飯,我可不放你走!”
康悅然故作刁蠻狀,“那是自然,我還想再嚐嚐老太太最愛的那道雕花餈呢。”
從何家出來,還有左柏、木漣、孟德長家,康悅然都一一走了一遍。
臘月二十八,康悅然帶著一家人搬出去了新家。
她沒有看日子,也沒通知別人,只讓人在門口放了幾掛炮仗,算是慶賀!
放完炮仗剛回到家裡,小廝就來報,郭統、何一帆等人給她送來了喬遷的賀禮!
大年三十,賀正初幾人寫了桃符,張貼到各處。
黃氏和葉氏,指揮著況大年一家四口做年夜飯。
傍晚,天剛擦黑的時候,康元晨等人在外院放起了炮仗,全家人都趕過去看。
炮仗放了兩刻鐘才算完,然後一家人回到正屋一起吃團圓飯。
賀正初並不算家人,不肯和康悅然等人同桌吃飯。但相處多日,黃氏和葉氏都將賀正初四人看作自家孩子一般,堅持把他們留下了。
康悅然讓況大年另備了一桌飯菜,讓剛買來的下人一起去吃年夜飯。
飯桌上不是婦人就是少年,康悅然給大家泡了茶,沒有喝酒。
黃氏夾了一塊雞肉,笑道:“這樣的好日子,以前做夢都不敢想。”
葉氏很是贊同,“嫂子說的是,我現在過得比神仙還舒坦。”
黃氏眼神一黯,說道:“也不知道村裡現在是個什麼樣子,里正叔他們過得好不好。”
葉氏等人都有些傷感,“里正家的房子沒塌,他肯定好好的呢。”
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話一點也沒錯。住在這麼好的院子裡,大家心裡還是惦記鳳頭村。
康悅然道:“之前我送了五千斤地瓜給村裡,他們應該能過個飽年。你們若是想鳳頭村的鄉親們,等年後暖和些了可以回去看看。”
康元晨知道他娘提起鳳頭村讓大家難過了,他嘿嘿一笑,“悅然說的對,咱們又不是逃犯,鳳頭村也不算遠,想回去隨時也就回去了。”
康元昊笑著點頭,“嗯,等天暖和了就回去,我都想小豆哥他們了。”
康元晨端起茶杯,道:“好了,不說那些了,來,咱們喝一杯吧!”
氣氛又熱鬧起來,大家暢所欲言,笑聲傳出去好遠。
大年初一,大家都早早地起來了,吃過早飯,黃氏、葉氏和康元晨、康元豐一起給鄰居拜年。
康悅然在書房裡練字。過年練字是她的習慣,因為別人家過年都很熱鬧,她一個人過年太冷清,總得找點事兒寄託一下。
鋪開一張生宣,她提筆舔墨,寫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大雍也有人寫詞,只是很少,五言詩、七言詩才是主流。
現在還沒有詞牌一說,有的只是曲牌。每一個曲牌都有自己固定的曲譜,文人根據曲譜填上詞,再由樂人演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