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尋遠遠眺秀峰林立,翠巒層疊,蜿蜒伸展,融入遠天,自是意馳神閒,渺萬里層雲,一個蜻蜓點水衝上雲霄,端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驚起仙鶴,急急而飛伴有鶴唳,只顧下面壁削立,江流如帶,自空下視,宛如一條細長深溝,內裡嵌著一條亮白銀線。稍有停歇,陸尋遠已覺不妥,化作一光直奔擎天峰後院,準備收拾下山。
收拾妥當時,只聽見屋外吵吵鬧鬧聲夾雜著急切的腳步聲,想必是送行的,陸尋遠心裡尋思著。
一會兒幾個小夥伴蜂擁而入,明月、韜晦、流雲、小寶、大頭齊齊擠在門內,都是平日裡走得親近的,換做往常一定是小師妹先來折騰半天,今日卻不見小師妹程子衿。
陸尋遠搖頭苦笑:野丫頭不知道野到哪裡去了。
大頭見狀,心思細膩,一針見血:“小寶,你是不是忘了通知小師妹?”
小寶一臉無奈,攤手:“我怎麼知道了。誰知道丫頭片子去哪兒了,我在擎天峰上轉了幾個來回也沒找到人,也不好意思去問師叔。”
“她這般古靈精怪,又不知道去哪裡闖禍了!”流雲裝出一副一本正經的,滿不在乎的樣子。
“半斤八兩吧。”韜晦暗諷,言下之意,直指流雲。
大頭側臉嚮明月,滿腹疑惑:“聽聞,南陽子師伯竟自從洞天仙境出來了,難道將有大事發生?”大頭所言便是南陽子被禁足,且僅有中秋可以與道門眾人重聚。
“昨日是有見過南陽子師伯,年輕一代的弟子見過的還有些許,不過談論的具體事宜,我就有且不知了。”明月福靈心至,轉頭看向陸尋遠,滿含期待,想必師兄知道的內幕多一些。
陸尋遠雖獲許下山,敢情這事情也就是南陽子師伯的卜卦一事,也不敢吐露真意:“此番下山,也無太重要的事情,師傅覺我學藝不專,特令我下山尋道,已期精進。”
流雲滿腹牢騷,略顯不愉:“師傅也忒溺愛師兄了,將這等大事託付。”說著說著,拿著摺扇向著明月比劃:“讓我下山行道,仗劍誅邪,魔祟宵小,手到擒拿,嘿嘿,看招。”左手一揚,右手法訣一握,竟似大極門無上招式——神御六氣。
韜晦走向流雲,拍他腦瓜子,似有嘲諷:“你?就憑通玄第三重辟穀的本事,現在一頓不吃就餓的呱呱叫,讓你除邪衛道?哈哈,我看是逃命第一,降魔第二吧。”
大夥兒,被韜晦這一提點,不禁哈哈大笑。
“心已百鍊,身若行雲,腳下生風,絕塵千里。”那流雲臉皮也忒厚,不顧不管眾人譏笑,狡黠一哂,劍指一指,脫口而出:“逃!”。
“就你這嘴皮子和腳下抹油的工夫厲害。”韜晦見他渾不在意,又是一頓冷嘲熱諷。
大夥兒被流雲一折騰,早已前仰後躺,合不開嘴。
論修為流雲自然比韜晦不足,然而流雲腳下工夫‘行雲不定,流水不止’可謂是神奇變幻,技驚四座,不光大極門少有,就算天下也少有。
聰慧如斯的流雲停不下來,那裡沒消停忽而又兩個黑眸子轉悠轉悠,看著陸尋遠行囊旁三尺青布裹攜的物件,踱步走去:“師兄,這傢伙管用不?”邊說邊擼開青布。
劍鞘劍柄通體呈天青色,騰騰瑞氣,似有粼光波流動,清亮耀眼,一看便知是神物利器,著實不凡。
“錚!”一聲,鋒刃之間,隱隱如騰雲霧,青光燦燦,不可直視,未及抽出便已入鞘。
稍解,明月早已瞠目結舌,但他看得十分清楚了,劍柄上有個不太清晰的太極圖,已經不能在不得分辨了——這就是青芒。
《山海奇物錄》中有過記載,傳說這法寶乃天上掉下的天袞靛青鐵,青陽真人在雲靈山偶得,以離火石引火併天地罡氣,配天機奇石、天機靈石、天機魂石、天機神石以助其通靈,歷煉七七四十九日而成。青陽真人以青芒在修真界仗劍誅邪,無所披靡,群邪辟易,是末,青陽真人憑通天徹地之能,鬼神不測之妙歷天劫得大寶而去,青芒也隨之成為一個傳說,在九州修真兵器譜中大佛寺的十方天引歸,天闕宮的乾坤封天印,魔教更有朱厭劍、六道輪迴盤等神器在其內,譜不盡詳或有天地奇才滄海遺珠之嫌,而青芒堪堪入得排第七。
明月嚥了咽口中口水,呆呆,雖不是出自神煅巧天工之手,就憑青芒曾不啖人血,專斬妖魔的名聲也足以震懾修真與武道。
只有那流雲愛不釋手,撫著劍鞘,神氣十足:“此劍劍身碧若秋水,劍鋒內斂寒光,閃閃刺目,好劍,好劍!”哈喇子噴出一片。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好賤,好賤,你確實好賤!我都快要撐傘了!”韜晦接著話茬,一臉無辜,雙手作打傘狀。
大夥兒又笑聲一片。
不一會兒,明月外表沉靜,為人機智,便轉移話題:“當世武道也是群雄並起,武道巔峰不過‘南拳北劍’,南拳扛鼎人物當屬莫千手,世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世拳第一。
北劍則有酒泉、劍爐分庭抗禮,武道曾讚譽‘名家大才軒轅劍,千軍萬馬避酒泉’,說的就是酒泉軒轅家輩出的人才,個個劍法精妙至極,以一當萬,令武道稱頌傳唱;而劍爐卓家鑄劍一流,有‘劍氣沖霄射鬥牛,一劍光寒十九州’對卓家的鑄劍讚美之詞,溢於言表,不過武道並沒有低估卓青雲的那十一道劍鋒,無懼任何挑戰。
酒泉的軒轅一劍被南陽子師叔的一劍痕囚於無慾壁下,這一劍之仇軒轅家不得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劍爐卓青雲雖不及其父卓十二,十一道劍鋒也可直指天下任何英雄。
不過凡世武道英雄如何了得,也忌憚修真高手,世上更有來讚譽青陽上人‘浩浩天門萬古開,一人歸去無人來’,這一人說的便是青陽上人。九州大陸修真門閥眾多,戮力同追天道,無上道法,得大寶的千年以來也只有大極門的青陽上人一人而已。
不過問道其他幾門同修都還好,只可惜天闕宮借萬卷閣參閱典籍《太玄真經》,後被虞師叔發現在盜抄版本,實為竊經之舉,著實令人不恥,近幾十年流傳著這樣的讖語:萬藏星落諦佛逝,平道降佛似等閒。且不說那世間武道萬萬千,看看這修真界的天闕宮也是一道我們難以逾越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