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雷厲風行,毫不耽擱,直接就做出決定,準備待得夜深人靜時,就獨自離開,卻見兩人推門而入,正是楊再威與真正的阿布將軍。
後者作親衛打扮,被楊再威鉗制並行,一直垂著頭,不自覺地隨著對方的腳步走動,直到入了房內,才恢復了肢體的控制權,抬起頭來。
楊再威開口:「他知道了假使節團的事情,有話對我們說……」
列昂提心頭一喜,這個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囚徒終於動搖了,倒是意外收穫,趕忙趁熱打鐵,溫和地道:「將軍,你的擔心我很清楚,假的使節團在唐境興風作浪,無論犯下什麼惡事,在各國面前,都是大食承擔惡名,並且讓唐軍有了出兵的大義名分,這對於還未準備好與大唐全面開戰的大食,是極為不利的……」
「而對於我們來說,也不希望這支使節團在長安攪弄風雨,說來可笑,我們明明是假冒的,現在不得不扮成真的,還要揭穿另一夥使節團的真面目……」
「這就是合作的基礎了,我們雖然是敵人,但有了一致的目標!」
阿布將軍冷冷地道:「你沒必要這樣,再多的花言巧語,我如果不願意說,你還是一句話都休想得到。」
列昂提也不生氣,給一個臺階下:「那現在將軍是願意說了嗎?」
阿布將軍哼了聲,昂起了頭:「你們想要知道什麼?」
列昂提立刻發問:「大唐的叛徒是誰?假使節團的幕後主使者,是不是此人?」
阿布將軍道:「你們之前的判斷並沒有錯,那個叛徒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我並不知道此人是誰,但這次假使節團的出現,我敢肯定,這個人脫不了干係!」
楊再威問道:「你有什麼根據?」
阿布將軍道:「蘭瑪珊蒂就是他的人,這個第一舞姬,其實是唐人高門罪女,其家族因罪被抄後,才淪落到了我大食之境。」
蒲希密嗤笑:「原來以為你忠心耿耿,沒想到也是吃裡扒外,既然知道蘭瑪珊蒂是唐人,還能容許她見哈里發,更成為我國貴族的座上賓客?」
阿布將軍冷笑:「這便是你的愚蠢了,唐人也不是一條心的,尤其是唐人的貴族,現在屢遭打壓,獲罪者多,高高在上的貴女淪為舞姬,他們怎能甘心?」
楊再威明白了:「科舉入仕的權重越來越高,此事看來是關係到高門大族和寒門子弟的爭鬥了!」
小黑也想到原歷史上的大唐中後期,高門貴族和寒門士子的爭鬥就變得白熱化,再加上藩鎮割據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最終促成了牛李黨爭,庶族官僚與士族官僚的矛盾擺到了明面上。
不過那個時候皇權已經岌岌可危,被宦官把持皇權,然後宦官集團又開始內部鬥爭,而現在的高門與寒門之爭,究其根本還是天子皇權與世家大族的博弈。
這從大唐立國時就開始了,歷經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到如今的李弘,尸位素餐的高門士族越來越沒了立身之地,有才華的寒門子弟則不斷入仕為官,得以施展抱負的機會,才能
令時局清明,盛世輝煌。
當然,高門士族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就一直保留著上層的優越地位,也不會坐以待斃。
阿布將軍一心要揪出在大食內潛藏的唐人女幹細,對於大唐局勢還是頗為了解的,在講述完蘭瑪珊蒂的情況後,又說起了內衛:「內衛原有五位統領,大統領上官氏,是個女子,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每次出手都極為驚人,大食暗殺團就是她一手覆滅,據傳她亦是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是宰相,在朝中極有威勢。」
「二統領丘神績,父祖輩顯赫,卻未繼承恩蔭,但於內衛重建時立下功勳,後因功敕封為譚國公,近些年已是退居閒職,罕有露面。」
「三統領原為郭元振,寒門子弟,現任安西大都護,此人擅於調解各民族間的矛盾,不偏不倚,深受愛戴。」
「四統領安忠敬,昭武九姓,科舉出身,非恩蔭入仕,此人功績不顯,但如今的內衛實權皆由他所掌。」
「五統領原為賈思博,武威賈氏,寒門子弟,已不在內衛,用事機樞,入了政事堂,將成宰相……」
聽到最後,楊再威露出回憶之色。
他認得賈思博,此人曾經身中唯識勁之害,成為活死人,還是他在突破第六識後,將之救了回來,後來才有了參與科舉,高中進士的前程。
二十年之後,此人已然入了政事堂,並且在內衛還保留著偌大的影響力。
從年齡來看,當真了不得,畢竟賈思博才四十多歲,但從能力來說,倒是並什麼意外,此人確實有才華,擅變通,在官場上必定如魚得水。
蒲希密聽到這裡,卻有些不耐煩了:「內衛五位統領,我也早有耳聞,不用你介紹一遍,你到底懷疑誰?」
阿布將軍搖頭:「我不知道是誰,但與我暗通訊息的,就在這五個人之中!」
楊再威眼神沉下:「證據呢?」
阿布將軍道:「沒有直接的證據,但那個人給出的情報,不是內衛大統領,絕對給不出。」
楊再威依舊不信:「也許對方正是要誘導你,往內衛統領身上懷疑!」
眼見兩人要爭辯起來,列昂提擔心他重新閉嘴,趕忙道:「如果背叛者是內衛統領,原因是高門與寒門的爭鬥,那麼他們假冒大食使節團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