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的金身羅漢,則是那位撐船帶著他們通行迷霧的過去身,狀態顯然也極為不妙,估計撐不了多久了……
既然說到這個地步,太白金星不再隱瞞,更是由衷地讚歎道:「娘娘將此法傳於李天師,果真慧眼,老夫真身確實存於舊時,暫圖一時的苟且,至於如何施為,倒是與發下宏願時的防備有關,我等隨西方佛老來此,欲救世間災劫,也非毫無警惕……」
李彥問道:「既然神佛早有防備,這三千宏願界,為何還落得如此地步?」
太白金星嘴動了動,這次並非不願透露,而是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解釋,最終苦笑道:「說來慚愧,老夫記憶缺失,難以回答此問,只知道發生了許多事情……」軆
李彥目光一凝:「莫非太白的記憶裡,也有一段迷霧籠罩?」
太白金星點頭:「確有霧氣遮掩,昔日過往,變得撲朔迷離。」
李彥神情變得鄭重起來。
到目前為止,他對於這個所謂東勝神洲的真相,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但記憶裡的那層迷霧依舊籠罩,並且沒有半分消退。
到底是虛晃一槍的煙霧彈?
還是說明,他根本沒有觸及核心的真相,所瞭解的僅僅是一些表象?
李彥聯想到太白金星對王母娘娘的態度,可見還是念及昔日天庭的經歷,詢問道:「那玉皇大天尊,對於宏願救世,有何看法?」軆
太白金星面露沉重,緩緩地道:「陛下已不在了……」
李彥面色終於變了。
西遊世界,三界高層中,以如來佛祖最為搶眼,玉皇大天尊和太上老君固然沒有電視劇裡表現出的那麼尷尬,但終究也是有些不光彩的場面,可真若論身份地位,玉帝還是名副其實的老大。
正如悟空大鬧天宮,如來接旨救駕時所言,玉帝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方得上帝尊位,三界共主,豈會被取代?
因此在蟠桃園見到王母帶領眾仙沉睡時,李彥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玉帝去了哪裡?
之前發現佛祖以三千宏願救世時,他也想過,佛祖都有如此計劃,玉帝又在做什麼?
現在根據太白金星所言,答案終於揭曉,玉帝不在了!軆
這個不在,可以有多種解釋,離去了也是不在,隕落了也是不在,甚至轉世投胎了,都是不在……
而無論是哪種,這都是震動三界的大事!
三界失去了共主!
李彥定了定神,繼續問道:「那天地異變,是在之前,還是之後?」
太白金星苦澀地道:「不知。」
這無疑是很糟糕的,到目前為止,眾神還不能確定
,到底是因為天地異變,玉帝消失,還是玉帝消失,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天地的異變……
反正這件影響三界的大事發生後,一批仙神跟隨王母,一批神佛跟隨如來,過得都很糟糕。軆
蟠桃園的眾神沉睡,幾乎是苟延殘喘,反被蟠桃樹精趁勢壯大,下界為害,野心勃勃,要建真空家鄉,為新的家園;
而三千宏願界的神佛更慘,看不到登臨彼岸的希望不說,還與魔頭糾纏不清,甚至要被魔頭取而代之,坐上蓮臺,成佛成聖!
再詢問幾句,李彥感到外界的波動,總結道:「無論如何,我們可離開再說,遠離眾魔,越快越好!」
太白金星道:「老夫能於此處,全仗李天師搭救,若說再度逃出,實在無能為力,不過剛剛李天師有言,淨壇使者菩薩、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皆在此處,老夫倒有一策,若是尋得那位相助,或有峰迴路轉之機!」
李彥目光一動,明知故問:「誰?」
太白金星語調上揚,竟也流露出幾分激動:「昔日齊天大聖,今為鬥戰勝佛,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