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實為虛,破入泥丸宮中,直達識海。
當識海內再度出現第三尊身影,李彥長袖飄飄,來到面前時,嚴世蕃震驚得連連後退:「你……怎麼什麼地方都有你!」軆
高傲如他,是不願意承認,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終究是有些畏懼這位大明天師的,本想獲得神仙之力,好好揚眉吐氣,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對方居然出現。
難道真是剋星?
對於這位發揮了關鍵作用的小閣老,李彥還是說了一句:「你為嚴黨掌權時,就只顧著自己的威風和眼前的利益,從來不管大局的穩定,如今修行後還是這般,出去看看,便知真相……」
說罷,不再理會這位自以為聰明,其實被多方利用之人,看向重新睜開眼睛的老者,彈指點出光輝,落了過去。
老者沒有避讓,坦然接下,潔白的眉頭很快一動,稽首道:「李天師有禮,不知此法是天庭哪位所傳?」
李彥傳遞過去的,正是神禁定靈環,回答道:「正是王母娘娘所傳。」
老者動容:「娘娘還念得老臣,老臣甚愧!甚愧!」軆
李彥道:「閣下是太白金星?」
老者長長嘆了口氣:「老夫原是太白魔念所化,逃離此方界域,初渾噩,欲為兇,待邪念被此人所納,方才恢復神智……」
這句話資訊量巨大,如果李彥沒有沙僧宏願之世的歷練,勢必聽得一頭霧水,現在倒是很快理解。
太白金星不僅在早期招安的時候,入花果山請悟空上天庭,在後來西天取經中,還三番五次現身,指點取經團隊,如戰勝黃風怪,掃蕩獅駝洞,甚至早早給那些受妖魔欺壓的百姓託夢,告訴他們救星要來了,走完過場,大夥兒就輕鬆啦……
所以西天取經過程中,佛門要數觀音菩薩最忙,天庭就是這位和善的老倌兒當勞模。
如今面臨危局,若說眾神佛裡面,誰能想方設法逃出這三千宏願界的,除了小龜這種本就參與建設的神鰲外,太白金星還真是一位不太容易想到,但又合情合理的物件。
當然,即便是這位,整個逃脫過程也很不容易。軆
太白金星先是分化出一股魔念,混在煩惱魔中,投入現世……
當時李彥剛剛突破仙凡之別,魔念受到吸引,本想進入他的體內,但終究不是窮兇極惡,不欲壞人道行,再加上懾於功德庇護,轉而選了滿身惡氣的嚴世蕃。
這位性格偏激,五毒俱全的小閣老,就太適合魔頭了,其中的邪念被嚴世蕃順暢地吸收後,魔念也逐漸恢復了理智。
到了這一步,其實就不是魔念,而是太白金星的化身了,有點像水滸世界,李彥起初分出「佐命」的狀態,並非完全的分身,但可以自如行動。
相比起來,太白金星還要更加虛弱,藏於嚴世蕃識海內默默修行,本來再有一段時日的力量積蓄,倒是能脫離軀殼,成為獨立行動的存在,可惜還是功虧一簣,陰差陽錯之間,又被送了回來。
所幸沒有完全失敗,因為李彥及時趕到,理清楚來龍去脈後,繼續問道:「不知太白真身,現在何處?」
太白金星沉默。軆
這位李天師雖然拿出了定靈環作為信物,但在這個神佛自危的時期,涉及真身,還是不能輕易透露。
李彥早有推測,接著道:「恕我冒昧,太白的真身,可是藏於過去?」
太白金星神情有了剎那間的變化,開口詢問:「李天師為何有此言語?」
李彥道:「我已見過兩位金身羅漢。」
「一位是東勝神洲外遮蔽的迷霧,赤發獠牙,曾於流沙河作亂的妖魔形象,索取九顆頭骨,又有慈悲之心,撐船渡人。」
「另一位則是在金身羅漢的宏願界中,萬家生佛,普渡眾生,看似慈悲,實則碌碌無為……」
太白金星道:「是以李天師認為,過去之身為實,未來宏願為虛?」軆
李彥頷首:「未來有無窮變數,現世是決定走向的關鍵爭奪,唯獨過去已成定局,若要保護真身,存於過去最為安全,只不過這僅僅是我的設想,還不知具體如何施為。」
這些確實是推測,並無實證,但既然太白金星能分化出魔念,那沙僧為金身羅漢菩薩,同樣能辦到這點。
因此宏願界內所見的,很可能是一股魔念罷了,看似一派慈和良善,毫無攻擊性,但正如百眼魔君自以為成了羅漢一般,沙僧同樣是正邪顛倒,魔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