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道門魁首,他還任禮部尚書,拜少傅、少保、少師,一人兼領三孤,更封恭誠伯,便是尋常的閣老也沒有這份位極人臣的待遇。
當嚴嵩、呂芳、陸炳、陶仲文,這四位朝堂之上最受恩寵的臣子,齊聚殿內,並且涵蓋了文武宗教所有方面,此次會議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眾人眼神交流,愈發地不敢說話,只有腳步的輕輕移動。
呂芳引著滕祥、孟衝、黃錦、陳洪,排成一行,在左側站定。
嚴嵩引著呂本、徐階、嚴世蕃,排成一行,在右側站定。
陸炳和陶仲文獨立於內閣和司禮監之外,眾人面對正中那把空著的座椅,安靜下來。
換成以往,他們會面對座椅三拜,因為那代表著不會出面的大明天子。
現在則不需要了。
所有人屏息著,目光望向大殿東側的通道。
通道深處,就是謹身精舍,精舍正中的門正大開著,即便是冬天下雪時也是這般。
眾所周知,那位萬歲爺修煉得已是不畏寒霜,夏天能裹著厚厚的冬衣,冬天又能直面風雪,此時當腳步聲響起,彷彿也是乘風而來,飄然若仙。
重重紗幔的通道里,傳出了吟詩的聲音: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眾人靜靜地跪了下去,沒有即刻山呼萬歲,都在默默聆聽。
一道身形消瘦,面容清矍,大袖飄飄的中年男子現身。
這就是大明朝第十一位君主,十五歲入宮,紹繼大統,至今已經掌握了皇權三十年的嘉靖帝,朱厚熜。
面容白皙,五官端正,雙耳奇長,頜下三縷長鬚,無論是相貌還是氣質,都很出眾,此時來到殿內,用細長的手指,撫摸著紫檀座椅上的扶手,卻不念誦完後半句詩詞,淡淡地道:「免禮!」
近在咫尺的聲音,引得眾人目光閃爍,瘋狂思索背後的寓意,然後齊聲道:「臣等叩見吾皇萬萬歲!」「吾皇仁德,萬民之福,天地所佑!」
前半句是統一的,後半句是某個人加上去的。
嘉靖坐下後,就看向了這個最沒有資格位列此地的小閣老:「嚴世蕃,你此言何意啊?」
嚴世蕃實則緊張到了極點,但語氣十分平靜,反倒透出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感:「自古天人相感,陰陽相和,陛下存心養性,修正身心,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自能仙福永享,壽與天齊,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更當不受外侮內擾,永世昌盛,臣念及於此,心潮澎湃,有感而發!」
嘉靖看向嚴嵩:「惟中,你教出了一個會說話的兒子。」
惟中是嚴嵩的表字,皇帝用他的字來稱呼,可見隆恩,但嘉靖這句到底是誇讚,還是譏諷,誰也聽不出來,殿內的氣氛
再度一凝,只有嚴嵩準備拜下。
嘉靖擺了擺手:「別多禮了,今日召集你們前來,確實是有一件關係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我大明朝的神道,終於復甦了!」
知道情況的臣子已經震驚過,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回答,不知情況的臣子一怔,更是不知怎麼應聲。
嘉靖看向陸炳:「文孚,此次錦衣衛功勳卓著,你說給他們聽!」
文孚是陸炳的表字,這位天子最信任的奶兄弟上前一步,朗聲道:「臣領旨……」
接下來這位錦衣衛執掌者,言簡意賅,卻又不放過絲毫細節,將杭州城內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伴隨著一個本就耳熟的名字反覆出現,群臣忍不住露出驚異歎服之色。
道醫李時珍,破奇案,治土地,拿邪靈,更有龍王託夢的天大喜訊。
相比起來,抗倭統帥失而復得,都似乎變成了小事……
當今世上,有道術法咒修行,有妖魔鬼怪橫行,這些都是確切無疑,並且親眼所見過的。
但長生不老的仙人,身在何方,所謂神佛到底是真的消隱,還是本來並不存在,成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直到現在。
土地現身!龍王託夢!
雖然只是一個開始,但正如嘉靖給這件事情的定性,此乃神道復甦的跡象,是任何祥瑞都比擬不了的!
「這李時珍是奇人啊!呵,天師有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