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禪目送她離開,心裡一下空蕩蕩的,悵然嘆息一聲,周圍好像黯淡了,不再那麼鮮亮,一切都索然無味。
他忽然一驚,難道自己竟喜歡上了冷無霜?
他忙收斂心神,讓心湖恢復澄靜,憑他的定力很快做到,然後收拾精神,開始走自己的路。
他不急著去追天機樓的人,憑他的靈覺,想找到他們並不難,先下山,到了一處小鎮,把馬寄放在一家客棧,然後施展輕功。
飛仙步委實奇妙,雖然心法複雜,他很快掌握了,然後飄飄蕩蕩的往前飛,如御風而行。
這確實是御風的心法,湧泉穴好像有一股力量託著,飛速向前,李慕禪感覺如後世的火箭一般。
透過繁複的心法,竟能達到這般奇妙的效果,超品武學確實不凡,超過他從前所有的輕功。
更重要的是,飛仙步消耗內力極微,隨著他火候加深,消耗內力越來越小,好像是藉助空氣中的氣息。
他以飛仙步趕路,腳不沾地,衣袂飄飄如仙人。
隨著飛仙步的運用,他對其體會越來越深,到了後來,他能感覺到空氣中一股力量的存在,柔韌非常,充滿彈力,他輕輕一踏,但能反彈至很遠。
這種感覺玄之又玄,是在他高速運轉飛仙步時,隱約感覺到的,他思維如珠,能夠捕捉到每一個念頭,很快將這感覺捉住。
他身形忽然發生了變化,一閃一爍,宛如蠟燭被風吹,明滅不定,在一閃一爍間,他已飛出十來丈遠,身形飄忽如風。
***********************************************他大喜過望,這飛仙步委實玄妙,練得越發起勁,只分出一絲精神觀照外界,其餘精神都收斂於內,體會著飛仙步的精妙處。
他只覺空氣中的彈力無所不在,借力而行即可,他對於借力最擅長,宛如四兩撥千斤,毫不費力。
更重要的是,不僅速度快,也靈動非常,想怎麼變化就怎麼變化,突兀奇妙,令人防不勝防。
李慕禪暗忖,僅憑這套步法,他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到後來,他發覺一樁不妙的事,脾臟上的氣團漸漸變小,不僅是顏色變淡,大小也變化。
他感覺細微,發覺這團氣不停被輕功消耗著,不妙的是,它沒有自我恢復的內力,變小了就變小了,不能自己恢復。
百里之後,他停下來,找了一處清幽地,開始打坐修煉上古練氣術,吐納呼吸,修煉土氣。
他吐納起來很快,所有的土氣都歸於氣團,增大氣團,沒有散逸,效率極高,很快恢復了拳頭大小,隨後他再修煉,氣團只是顏色加深,再沒什麼變化,似是無用功。
李慕禪卻明白,這定有其道理,絕非無用功,隱隱覺得,變化的關竅到了,只要閉關苦修一陣子,定能突破當前的境界。
隨後他起身接著趕路,施展飛仙步,耗力細微,撐過了百里,他接著又停下吐納,隨後再起身施展飛仙步。
飛仙步法越來越妙,他運用嫻熟,隨心所欲。
李慕禪憑著直覺指引,來到一處寺院,紅牆青瓦,氣派莊嚴,上面寫著“靜明寺”三個大字,額匾上佈滿綠苔。
這座寺院建於一座山腰,周圍松樹蔥蔥,古色古香,寧靜悠遠,看起來是一處修行好所在。
李慕禪慢慢來到寺前。
這座寺院分了三層,層層而上,每層十個臺階,突兀陡峭,站在寺前的銀杏樹下,能夠看到最高處的佛殿,香菸嫋嫋升起。
誦經聲隱約飄來,李慕禪聽出誦的是金剛經,約有十幾人一起唸誦,不過這十幾人的佛法修為一般,誦經水平一般,沒有心力貫注,浮於人事而已,並非誠心念誦,沒什麼效果。
李慕禪微眯眼睛打量,可惜了這座寧靜的古剎。
恐怕一般人都想不到,這般深山古剎竟是天機樓的藏身之處,這天機樓的根基不淺!
粗大的銀杏樹,照他估計有近百年的壽齡,茂密如華蓋,令此寺透出古樸之意,更顯其悠靜。
李慕禪深吸一口氣,既然決定了,就不再後悔,他在想如何才能完成任傷。
************************************************這些天機樓的高手可不是吃素的,甭說自己如今內力不深,就是滄海山的自己,也不是他們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