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實在是抽不出空來跟您一起學習和探討器械改良的相關事宜。”
“畢竟我的見識淺薄,家底也不豐厚,所以現在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程曉平聞言一愣,而後開始細問:“方教授,您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現在大抵有哪些行程和規劃?說給我聽聽,如果方向合適,問題不是很棘手的話,我可以幫你解決。”
現在他要的是方子業這種有經驗,有學識的人參與進來,如果方子業自己的任務不是很困難,他可以出人出力幫方子業去做。
方子業的時間和其他人的時間貴重程度就是有差距!
“還挺多的,程教授,就不耽誤您的寶貴時間了。”
“微型迴圈儀的改良,最重要的是血管外科的基礎理論,程教授您可以找血管外科相關的專家合作探討。”
“我就不多打擾了,現在時間也不早了,程教授您早點休息。”
程曉平的聲音很清脆:“你說我現在怎麼睡得著嘛?”
“體外迴圈儀的源發地就不是我們華國,他們掌握的核心技術比我們團隊要多得多。”
方子業回道:“程教授,慢慢做,總會看到希望的,也總會找到合適自己的路。”
“我們骨科的賽道相對很窄,我之前不就是陰差陽錯地闖出來了一條路嘛。”
其實,在迴圈儀改良的方向,很早就有人在進行研究了,在頂級雜誌上也有不少的文章發表過,方子業進行課題時,就借鑑了一些理論。
只是於頂級的生物公司而言,四肢的迴圈儀改良用法,遠不如器官移植的經濟效益,所以就沒有往這個賽道硬推。
方子業將四肢的微型迴圈儀改良成功後,發表的一些文章,以及在文章裡提到的原理,肯定是給了其他科研團隊一些啟發與助益。
距離微型迴圈儀的改良過去了幾個月時間。
如果有頂尖的團隊的話,只要有提點,幾個月時間足以有一些不錯的實質性進展。
畢竟大家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不可能去努力了,卻毫無突破和進展。
“方教授,你是不是對器官移植存在很大的誤解和惡意啊?”
“方教授,我覺得我們可以再細談一下!~”程曉平道。
方子業回道:“程教授,您還是誤會了,上一次,您能親自造訪,我就覺得受寵若驚了!”
“並不是對器官移植這種術式有很大的意見,而是每個人終究是有自己的賽道和任務。”
“我入了骨科的門,給我飯吃的是創傷外科的那些患者,而且我現在也有自己的前期研究,有我們團隊的任務,誰能輕易捨棄?”
“程教授,換句話說,我現在正在對骨科的腫瘤治療方案進行原創性的設計,這種治療方案一旦改良成功,可能對所有腫瘤的治療方式都會進行變革?”
“您會有興趣與我合作這個課題麼?”方子業以進為進!
給我飯吃的是創傷外科的病人!
這句話其他人可能沒有比較深切的體會,但程曉平是經歷過特殊年代的,所以他不敢反駁。
“方教授,如果你方便的話,希望你施以援手!~”程曉平不敢與方子業扔什麼亂七八糟的話。
跨專業聊天時,必須要十分謹慎。
什麼骨科就是木匠科室,都是垃圾病種這種話,他今天敢說,萬一方子業錄音之後,丟給了骨科的院士後,有得吵!
真正的學者,不敢小瞧任何一個科研方向與團隊,如果這個方向無用的話,那麼國家根本不可能重視。
即便是掏糞,也是一種專業!
程曉平遇到方子業的時候,方子業已經展示了自己的硬骨,他的的確確,實實在在地搞出來了好幾個課題,而且反響很不錯。
這種人才,不可能再被他程曉平用威勢逼壓。
方子業的關係網也已經成熟,不同的系統裡,給你面子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程教授,晚安!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們再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