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階段,方子業能接觸到的藥代就是,有一個公司的藥代過來,讓你開什麼藥物,然後可以返給你多少錢。
這種事情,即便是帶量採購之後,依舊存在。
其餘更深層次的,以前的方子業是沒有資格去深入接觸的。
到了住院總階段,就有人單獨與方子業談過,希望方子業可以率領本科室的住院醫師用他們公司的藥物。
比如說,同樣的低分子肝素鈉,兩個公司的售價都差不多,用哪個公司的也差不多,就存在著競爭性。
而且,醫院裡規定,除非特例,所有的藥物,都不允許存在壟斷現象。
也就是說,在中南醫院這樣的頂級醫院,像頭孢呋辛這樣的常用藥物,絕對不能只有一個廠家!
為什麼這麼設定,方子業以前思考過,但不是重點。
目前要考慮的重點內容就是,以後如何平衡好科室裡的用藥,與自己組合理用藥的關係。
嚴志名從醫生休息室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個筆記本。
上面記錄了五個名字。其中三個是本組的。
“朱允炆、蘭天羅、曹瓊安。”
方子業看了,目光立刻一閃,眼珠子轉了一圈,略帶疑惑。
嚴志名這是什麼意思,蘭天羅也參與進來了?這個逼他瘋了麼?
嚴志名道:“天羅分管的病人存在著這樣的醫囑,而且出現的時間是上個月的四月二十七日。”
“不過蘭天羅自己講了,是病人見到了別的病人有這種促進傷口癒合的藥物後,主動要求他開的。”
“蘭天羅在病歷裡新建了一個文件,就是這種藥物的自費強烈要求使用的知情同意書。”
方子業的神色這才緩和下來。
華國人大多都有從眾心理。
如果在病房裡,同一間病房,別人有的東西自己卻沒有,然後那個東西還比較好的話,就會自然而然地生出:醫生是不是覺得我沒錢,不給我用好藥啊?
那該用還得用。
“其他人有嗎?”方子業追問。
他沒有親自去審查所有病歷,因為太過於耗時耗力,嚴志名師兄和李源培兩個人,都可以幫忙,方子業也是不介意師兄弟們多幫自己做事的。
人情有往來,去年自己發表的文章,就算是王元奇師兄和顧毅師兄,都沒有乘風到什麼便利,但是嚴志名卻掛了名字在上面。
“沒有。”
嚴志名搖頭:“如果有就好了。患者有絕對的自主選擇治療方案的權力,也有要求用合理方案藥物的權利。”
“目前我看了一下這個藥物的風評,不能說它不好,也不能說它有用,暫時只能說它無害。”
“但聽錦環和劉浩江說,他們組,偶爾有用這樣的藥物。也沒有形成常規用法。”
熊錦環是韓元曉教授的博士,劉浩江則是董耀輝教授組的陳芳副教授的第一個博士,目前博士一年級。
董耀輝老教授則是自從戴銀生畢業後,就沒再帶博士,今年的範彥通師兄正好畢業。
董耀輝六月份就離職,可能是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唉……”方子業這會兒多想朱允炆和那個曹瓊安,都能夠找出來一份這樣的主動要求使用‘表皮生長因子’的申請書啊。
“子業,我這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朱允炆說過,那個藥代在和他談條件的時候,有說起過,這種藥物是你也授權用過的,是為了以後規範在毀損傷傷口表面常規使用的藥物。”
“他已經和你商量好了,朱允炆可以直接用。”
“子業,你也知道,這個東西涉及到其他問題,朱允炆也不可能直接問你可不可以用,能拿到點什麼,他就腦子一熱地直接用了。”
“當然,朱允炆並不是在辯解什麼,他也已經知道錯了,師父已經罰他去實驗室脫產一年,延畢一年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