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三月份就開始了,不過沒有大型醫院裡擁有的練功房,就只有一個機能學實驗訓練室,張主任把它從醫院那裡要了過來,臨時借用一段時間。”郭雲磊解釋。
每個醫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臨床技能訓練室,只是地級市醫院裡的技能訓練室,不如中南醫院裡的練功房那麼規模大和正規。
而中南醫院裡的練功房,特別是骨科的練功房,對標的是國內第一流的,在裝置以及老教授的配製上,是不弱於其他高校附屬醫院的。
……
下午就沒什麼急診病人進來了。
有兩個骨折,都是腓骨下段骨折以及髕骨上極小型撕脫性骨折,只需要石膏固定即可。
這樣的操作,就不需要方子業親自出面了,交代給郭雲磊後,郭雲磊就屁顛顛地去打石膏了。
趁著這個時間,方子業把組裡面的二十多個病人的醫囑,都清理了一遍。
可以總結出來這麼幾個問題,第一個,恩市中心醫院裡面,對術後用藥,都不怎麼關注。
原則性的結構,比如說抗炎、鎮痛、預防性抗凝等大方向,是不會錯的。
但是在時間的持續度管理上,除了抗炎的抗生素會及時停掉之外,在止痛、消腫、預防性抗凝藥物的使用方面,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
比如說,週六手術的病人,今天都還在用那曲肝素鈣預防性抗凝。
其實,這樣的病人,術後一兩天,可以下床活動後,就可以改用口服抗凝藥物了。
止痛藥物也是。
中南醫院裡,對那種大型的創傷患者,術後的靜脈鎮痛藥物最多就是用三天到五天,後面改口服塞來昔布鎮痛,但是這裡呢,術後第四天,就只是個常規的小骨折,都還在用著靜脈止痛藥。
方子業並未直接修正,而只是把自己分管的病人,按照自己之前透過查閱文獻總結的原則處理後,把相應的醫囑標註出來,到時候和吳國南以及薛濤等人商量一下,再行建議修正。
建議是自己該做的事情,修正的處理,則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問題。
方子業可不會把自己當作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去燒什麼,完全沒這個必要。
但如果是在中南醫院裡,自己的兩個師弟或者是鄧勇教授的師弟,這麼用藥的話,方子業會對他們進行敲打的。
差不多在下午的四點四十分左右。
吳國南主任以及申濤、薛濤副主任等人,就陸續地回到了病房裡。
幾個人在回來的路上,還在探討今天的手術程序,說是除了一個骨折患者的手法復位,用了六次左右的復位才復位上去,其他的都很順利。
幾個人回來,是打算再次看一眼今天的手術術後病人,這是申濤醫生做完手術後的習慣。
方子業見狀,也就跟著先去查房了。
術後的第一時間查房,主要是問患者的麻醉甦醒情況以及患處的疼痛情況,避免出現機率極小的麻醉意外以及手術質量欠佳的情況。
查完房後,方子業才把自己今天在科室裡,對組內病人用藥的總結建議,給薛濤以及吳國南二人講了一下。
可方子業這麼說的時候,申濤看向方子業的目光,變得若有所思起來,彷彿眼神裡,含著些什麼。
可讓申濤都沒想到的是,薛濤副主任醫師,在聽完後,第一時間就說:“改,肯定改。”
“方博士,你的建議,那肯定是最科學的。”說話間,薛濤的濃眉都擠在了一起,語氣還隱隱有幾分討好般客氣。
申濤內心也是暗自一凜,暗說,這個小方,在組裡面和科室裡的地位,不太一般啊,能夠在才來科室這麼短時間,有這樣的份量。
難怪袁威宏重新操起了北海一葉的外號,主打一個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