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內釘內固定,知道大抵流程吧?”方子業全副武裝到了手術檯旁,謝晉元副教授把手術要用的各種器械已經檢查核對到了彎盤,一邊遞給方子業,一邊提前問。
這是術前的最後一次兜底,不知道可以說,上級可以免費再給你提一次。
方子業點了點頭,深呼吸一口,看了一眼鄧勇教授和謝晉元副教授:“主要流程不會記錯,只是操作可能沒那麼流暢。”
開玩笑,內固定裝置取出術,是骨科最入門,最沒有含金量的手術操作,手術流程都記不住,方子業這幾年碩士也就白讀了。
“髓內釘取出術比鋼板螺釘內固定裝置取出術,操作要更難一些,但主要的步驟還是在於暴露。”
“這個患者的髓內釘,是股骨倒打髓內釘,所以髓內釘固定刀片在膝關節的髁間窩,固定螺釘分別是在股骨的近側端以及遠側端股骨內外側髁上緣。”
“你要做的操作,其實就是先把固定螺帽的刀片取出,然後再把髓內釘固定裝置的固定螺釘分別取出即可。”謝晉元副教授還是簡單地說了一遍。
方子業再次點頭,沒有興奮,沒有特別的緊張,右手執筆式握刀,左手撫摸著患者的髕骨外側原切口入路的疤痕,展現著自己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手術開始。”鄧勇教授卻更加沒壓力,吩咐一聲,自有巡迴護士和麻醉醫生開始記錄切皮的時間。
方子業也不糾結,按照髕骨外側原手術切口,就用柳葉刀,切開疤痕面板,一刀隨底,乾淨利落。
一把鑷子遞給鄧勇教授,一把鑷子握在手心,在謝晉元副教授用棉墊擦拭第一刀切口的少量血漬後,方子業就與鄧勇教授一人鑷開一面面板,用電刀逐層深入。
第一刀破開的是面板疤痕表層,用電刀,才是真正做切口入路的開始。
“不用緊張,手術切口形成的疤痕,就是要比普通人的正常組織更韌,電刀切的速度更慢,持續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沒關係。”鄧勇叫方子業稍微有點不敢下刀,開口指點一下。
緊接著,手術間的不少人開始移步觀看。
方子業的心思收攏,便才一層層往下剝離。
這臺手術非常簡單,暴露階段,沒有太多的精妙操作,全都是基本功是否紮實,不紮實的基本功就是術野一塌糊塗,紮實的基本功就是相對清爽的術野。
方子業的術野,就是相對清爽的那一撥人。
在練功房裡練習的切開術、以及止血術,在此刻,恰到好處地完成了清爽術野的暴露,且在切除疤痕時,方子業仍然能夠非常精準地掌握下刀的軌跡,不至於偏離。
而這,就是切開術切豆腐甚至雕刻字型的好處,對力量、入刀深度的把控,早已經做到能夠遊刃有餘,且速度不慢!
七八分鐘後,方子業就破開了疤痕癒合的關節囊,暴露了股骨的髁間窩,把多餘的少量疤痕組織如同雕刻豆腐成形一般地切除,留下相對歸整的邊緣後。
方子業這才微微舒了一口氣,再繼續用電刀,將髓內釘內固定裝置的尾帽附近的疤痕旋了一圈。
這種切除,其實是一種清創,比起雕刻立體字的口字而言,簡直是輕而易舉,方子業順手一滑後,這才看向了謝晉元和鄧勇教授,知道了練功房裡,設立那些標準的好處。
厚積薄發四個字,在這一刻,方子業體驗得淋漓盡致。
一助二助都是教授,見方子業把尾端暴露後,就立刻把相應的後續器械遞了過來,把投餵兩個字也闡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