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老師沒有給我打電話,是杜新展主任給我打了這個電話?”
“為什麼鄧老師和師父您沒早點打呢?”方子業趕緊獻媚。
骨科有人想要把創傷外科取締,這是要把方子業的根給挖走啊。
或許,也有人知道,只要方子業在的一天,就是整個骨科最大的‘絆腳石’,沒有人可以阻攔方子業的前進,是別人最大的屏障。
所以,也肯定有一些人希望方子業直接脫離中南醫院,遠走高飛,不影響其他人的‘前程’。
“這不是希望你拍婚紗照的時候開心一些麼?別有那麼多煩心事。”
“方子業啊,當你自己的能量足夠時,就會有更多的人推己及人,甚至比你自己都更能照顧你的情緒。”袁威宏道。
袁威宏的語氣和口吻略帶玩笑,卻也是陳述一個事實。
方子業成長起來已經成了定局,這也是袁威宏和鄧勇經營的結果。
只是這個結果,袁威宏和鄧勇樂意見到,其他專科的人卻未免希望創傷外科一家獨大,有猛虎側臥,安寧不得。
方子業壓不住。
“師父,那我們現在去哪裡?”方子業問。
“先回醫院,回科室,去見杜新展主任。告訴他,你回來了。”袁威宏底氣十足地道。
一個專科如果沒有正高坐鎮,就是一個笑話,有可能會被其他專科的正高瓜分。
比如說,骨病科就有四個正高,資源遠遠不夠分。
而且還有一些資深的副高,也期待自己可以帶組,哪怕會經歷能力不足的情況,也不希望總是給別人“打工”!
人的野望都會隨著實力、閱歷的增長而膨脹。
袁威宏接著並沒有再多說任何話,直接就把方子業拉到了基礎醫學院,找地方停好車後,下車直奔中南醫院的骨科大樓而去。
方子業與袁威宏二人都未身著白大褂,但兩人也是直奔關節外科,因為袁威宏已經打了電話給杜新展主任,知道杜主任目前就在主任辦公室裡。
噠噠噠,敲響了門後,袁威宏領著方子業進了門。
裡面,坐著的人很多,可以說骨科的正高都在裡面了。
關節外科三位,杜新展教授、黃遊教授和董元慶教授。
骨病科四位,杜英山、曾多勤、寧海青、胡平東。
手外科劉煌龍以及創傷外科的鄧勇。
鄧勇如今只是代表創傷外科的‘實驗室單位’,並不能代表臨床,但也在旁聽證。
“杜主任,子業回來了。”袁威宏推開了門後,硬著頭皮非常硬剛地說了一嘴後,又道:“後面的事情,我就不多參與了。”
袁威宏只是專業副高職稱,這裡面的事情,他沒有資格參與。
按照道理,方子業也沒有資格參與,但按照道理,方子業卻不能缺席。
而不少人看到了方子業進來後,盡皆移目看來,喉結上下聳動,眼神頗為複雜。
杜新展則是早有所料地道:“子業,你先找個位置坐下,等會兒讓你說話的時候,你再說話。”
說完,杜新展看向了骨病科的曾多勤,道:“曾多勤,你再說一下你的看法。”
曾多勤就是骨病科那位跟著杜英山教授的正高,一直都還沒有自己的組,所以,這一次創傷外科的韓元曉陷入風波且坐實後,他內心是頗為竊喜的。
並且,即便是方子業來了,曾多勤依舊清了清嗓子:“杜主任,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現在的創傷外科既然沒有合適的帶組人,我就先借一些床位。”
“等創傷外科的袁威宏和陳芳等人職稱升起來後,我再還回去。”
“相當於是臨時借用,一個科室,如果沒有正高坐鎮的話,遇到了問題想要解決好還是頗為棘手的。”曾多勤一直說得很隱晦。
但熟讀過的人都知道他這是劉皇叔借荊州,有借無還。
杜英山此刻也幫了一嘴:“杜主任,鄧教授,子業,我說句公道話啊,其實曾多勤去了創傷外科,也是幫忙做子業的課題,這也是為了我們整個大骨科的發展重心框架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