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本分,謹小慎微。
不是對人,而是對事對物。
方子業懷揣著這個念頭,走進了手術間。
9月6日,星期四。
週四不是袁威宏的手術日,是彭隆副教授所在組的唯一手術日,因此手術安排得比較滿。
除了第一臺功能重建術外,還有三臺彭隆副教授收進來的小手術。
住院排隊的病人以功能重建居多,但也有一般病種的患者會收治入院。
方子業直接洗手消毒之後,雙手合舉在胸口前,踩開手術室的自動感應氣壓門後,門輪滾動發出嘩啦啦聲。
方子業進時,吳軒奇正在和熊錦環,新晉的博士蔡明名、龔越三人聊天。
四人面帶笑意,聽到有人踩開門後,不約而同往門口看來,笑容滿面的他們立刻欲言又止。
因方子業是洗了手進門的。
熊錦環與方子業最熟,下意識站起來後,僵持了兩秒鐘才為難開口:“業哥,你要上臺啊?”
聽到了熊錦環的話,手術檯上的幾人才移目過來。
手術檯上明明已經大將聚集——
主刀的是劉煌龍、一助是彭隆、二助聶明賢,三助盧哲甫。還有一個一年級的專碩周堯跟在手術檯的末尾位置。
“嗯。”方子業點頭後走向了無菌手術衣包所在位置,眼神平靜地直接伸手拿了一件無菌手術衣。
方子業的回應不僅僅是讓熊錦環一愣,吳軒奇和龔越二人也是愣住。
因為某些“不具體”的原因,原跟著韓元曉的彭隆副教授,一週僅有一個手術日。
組內的碩士和博士上臺的機會本就很少。
鑑於此。
一直跟著劉煌龍跟班的吳軒奇一般在週四都不會上臺,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彭隆副教授組博士們的“手術參與率”,方子業也很少在週四上臺。
大家幾乎都習慣了這個默契的‘規矩’。
不過似乎今天方子業要打破這個局面。
手術檯上,劉煌龍只是和彭隆對看了一眼,彭隆便道:“小盧,那你下臺吧。”
周堯才是專碩一年級,這是他進入科室的第七天,彭隆實在不好讓他見識到社會的‘殘酷面’,索性就犧牲一下盧哲甫的位置了。
盧哲甫聞言點了點頭,聲音帶笑:“彭老師,我去器械老師那裡,這裡視野好,反正我都換了無菌衣和手套了。”
盧哲甫已經是博士三年級了,他也想留院。
可前有留級的董文強虎視眈眈,側有三年級的嚴志名這樣跟著方子業身邊廝混的大對手。
如果自己還不爭取和珍惜一下操作機會的話,最後只能是白給。
彭隆也理解盧哲甫,便沒再多說什麼。
方子業的中場插入,彭隆也很規矩的側挪了一個位置。
本來作為第一助手的他,需要擔任第二助手,劉煌龍任第一助手是不用換位置的,畢竟主刀和第一助手就是正對面即可。
劉煌龍也很規矩地暫時放下了手術刀:“子業,你怎麼會想著上臺呢?平時的週四,你可不這樣。”
方子業是他們通知去科室裡的,所以科室裡發生的事情,劉煌龍不知全貌,可也能知道個大概。
方子業這是被刺激到了吧?
“劉老師,就是想做下手術,過過手癮。”方子業已經戴好了無菌手套,靠近手術檯。
劉煌龍懂方子業。
人都需要發洩,有人的發洩是怒吼,有人的發洩是躺平,有人的發洩是大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