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看向方子業:“這,你能做到麼?”
方子業非常認真地想了一下,才點了點頭:“師父,做得到是能做得到,但是操作起來很難。”
“清理血腫和積血不難,難的是要透過縫合打結止血。我最多就只能用器械完成止血。”
說完,方子業還是坦誠道:“這個血管,可能是聶明賢找出租房時遇到了現場,然後臨時完成了處理。”
“患者自己說的。”
“能處理得好這種股動脈損傷,且還又正好去租房子的,如果還有第二個人的話,巧合的機率太小。”
鄧勇聽了,閃爍了幾下眼睛:“是好事啊。”
“能被劉煌龍惦記著一定要帶來中南醫院的,肯定不是普通人了。”
“你之前不是還說,即便是截掉的殘肢,這小聶都有辦法可以把內裡的血栓疏通掉麼?這就是能力啊。”
“好像,還是血管外科的專業人士都接觸不到的知識盲區。”
血管外科與創傷外科一樣,屬於一個外科專科。
創傷外科的毀損傷,很多人都是截肢處理。
同樣的,血管外科有很多動脈性的血栓,也會被截肢處理。而截肢後的肢體,血管外科的人想要完成內裡的血栓清除,難度也是相當之高。
鄧勇與血管外科的吳勇也聊過類似的問題,但血管外科的吳勇教授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在中南醫院血管外科的研究射程內。
每個醫院的專長和研究方向,是不一樣的,擅長方向,也是如此。
鄧勇這話,讓正洗手上臺的脊柱外科的張老教授都略頓步:“鄧勇,你們創傷外科,打算在截肢術後這個東西上做點文章啊?”
“這是要撿廢為寶,完成奇蹟啊!~”
截肢術後患者,是所有醫院都不可能去觸碰的一個禁區。
吃力不討好,反而有可能得罪做了截肢術的單位。
目前幾乎沒有哪個醫院願意做這樣的‘蠢事’。
然而實則,每一項科學研究的起始,在外人看來,都是愚蠢至極的蠢事。
“張老教授,暫時就處於瞎想階段,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這個課題,我們應該是先從動物試驗階段開始籌謀,如果有了進展,到時候給張老師您報喜。”鄧勇對張老教授還是很客氣的。
“嗯,好,那我就靜候佳音。”
“我們中南醫院的大骨科,的確是需要往前爬一爬了,這老四老三,聽起來總是沒那麼舒服的。”張老教授開著玩笑。
方子業聽到這裡,才彙報道:“鄧老師!”
“股四頭肌、股二頭肌都有損傷,肌腱的損傷反倒是還淺顯了一些,還有一些動脈和靜脈的殘支也有損傷。”
“另外,左側的股神經是全層離斷,坐骨神經則是半層離斷狀態。這個如果要一期縫合的話,是不是又要麻煩劉老師了?”
“還是說,請手外科或者神經外科的老師來會診?”
方子業問得很謹慎。
這種急診手術,神經損傷,屬於是專科間位病種,神經損傷,手外科和神經外科,甚至創傷外科都能處理。
但誰要更處理得好一些,就不好直接評比。
但原則上來說,神經外科和手外科處理壞了無責,創傷外科的人則是處理好了無功狀態。
“打劉煌龍吧,這種情況,除非是讓倪耀平親自來,否則的話,還不如劉煌龍來。”鄧勇道。
“至於責任等問題,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