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吳國南自己又不是純粹的二貨,完全沒有自己的思維,身為一個非常專業的創傷外科醫生,如何評定骨折復位好壞,他是可以確定的。
骨折的畸形消失,患者的疼痛緩解,且情緒舒展,這就是最表層的復位良好指標。
具體的,還是要靠著X線平片來最終確定。
黃海濤想了一下:“應該還不錯,不過我不好品評,還是等X線檢查結果吧?”
黃海濤一邊說著,滿臉的猶豫和難以置信。
而聽到這話,方子業和薛濤兩人就趕緊去打石膏了。
手法復位的目的只是復位和初步固定,真要完全達到骨折治療的絕對原則的復位與固定,還需要外固定來輔助固定,不然沒有石膏輔助,萬一再錯位,那就又是一場骨折故事了。
打石膏的過程並不算慢。
吳國南聽了黃海濤的話後,還是客氣地問了一下:“黃主任,所以目前來說,暫時不需要伱進行修正,看了結果再說?”
黃海濤很認真地看了吳國南一眼,沒從吳國南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出戲謔,也沒聽出陰陽怪氣,這才點了點頭。
患者的X線檢查的複查專案,則是在復位之前就已經開在了醫囑裡,且把檢查單都交給了患者和家屬,因此,患者只需要在石膏固定完成後,被家屬推下去打石膏即可。
而石膏的凝固時間,只需要在操作室外等就可以。
薛濤與方子業一起出門做了相應交代:“複查之後不用等結果,先直接上來,我們可以在病房直接看片子結果,兩個小時後,家屬再列印出來就可以了啊。”
“五分鐘之後就可以下樓去X線檢查室。”
“就是昨天照過片子的地方吧?醫生,復位得還算好嗎?”病人的家屬是他老婆和兒子,問話的是老婆,兒子則是幫忙把父親扶上推車,還一邊問著感覺怎麼樣……
方子業與薛濤再進門後,本來與吳國南交談的黃海濤,將信將疑地看向了方子業,問:“方醫生,你手法復位的時候,可以調動骨折周邊的幾條肌肉為用?”
“???”方子業聽得懵逼了,投射過去疑惑的目光。
過了幾秒,看到黃海濤還是沒解釋的意思,才問:“黃主任,您能不能說得明白點?我有點不清楚你的意思。”
什麼調動骨折周邊幾條肌肉為用?難道是在說我會在手法復位的時候,挪用一部分巧勁?
自己沒這方面徹底計算過啊。
吳國南和薛濤二人聽到兩人的對話,面面相覷,吳國南的目光直勾勾看向薛濤,薛濤就很自覺地又是到了吳國南的身邊,低聲解釋昨天方子業做關節脫位手法復位的一些細節性問題。
與此同時,黃海濤稍微糾結了一下才解釋:“就是,按照我們中醫方面的說法,在復位的時候,前期是使用操作者自己的力量。”
“然後是可以呼叫一部分關節間巧勁,進一步則是呼叫肌肉的巧力作為復位時候的輔助作用。”
“有些人可以呼叫一條到四五條,以彈力或者是推力作為復位時,骨折碎塊的側挪力量。”
“比如說我的話,目前最多隻能夠在同一個患者的身上,呼叫三條肌肉作為輔助。”
方子業聽到這,略有些雲裡霧裡。
茫然地搖了搖頭:“黃主任,可能您理解的境界太過於高深,我不知道。我也不太懂中醫裡面的理論,我其實就是按照牽引、鬆解、復位、撬撥這樣的,現代醫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的。”
“什麼調動肌肉的力量,我不懂,不過我會把肌肉當作是變種的撬撥器,在徹底牽引後,讓骨折碎塊被撥到它該有的位置。”
方子業在中南醫院裡,從來沒聽到過這樣的講法,即便是鄧勇教授,偶爾在做截骨矯形的時候,也是說,如果是閉合復位的情況下,可以用一下哪幾條肌肉,可能會成為手法復位的輔助點,但只有經驗去總結,沒有理論上的支撐。
沒有理論支撐的東西,就只能作為科普和經驗傳授,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黃海濤的臉色繼續驚疑不定,而在驚疑不定外,還多了幾分惆悵,彷彿方子業的出現,讓得他出現在這病房,十分尷尬。
第一個病人出去後,第二個病人很快就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