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算上平日裡常規的創傷患者,三個組目前的情況都差不多,如果不想辦法處理的話,可能半個月內,就看不到其他的病種了,而且病人和家屬肯定也會很煩躁。
等這麼久還輪不到手術,那能不憂慮麼?
“其實也不算少了。”方子業回,同時笑了笑。
在中南醫院,每天的手術檯次,一個組能吃下的最多也就三四臺,只是恩市中心醫院裡面的手術病種的難度,和中南醫院沒辦法比。
真要比起數量,中南醫院未必有中心醫院這麼多。
只是難度比較高。
如果真的只是做骨折,不管是簡單骨折還是複雜骨折,鄧勇教授組,一天做個十臺八臺的,也不是事兒。
畢竟不管是鄧勇還是謝晉元還是袁威宏,都可以隨意分臺開臺,甚至再簡單的骨折患者,讓秦葛羅去帶人單獨開一臺,也是沒問題的。
這麼一分臺的話,一整天下來,十幾臺都可以吃得下。
只是這對地級市醫院裡面而言,就沒有這麼強的資源配置了,就算是吳國南想要分,也沒這麼多人手啊。
組裡面,目前算上方子業,也就是五個人,分兩臺就是極致。
“害,慢慢做唄。”
“子業,你還沒管過這麼多床位的吧?”薛濤忽然站了起來,然後趕緊走向了方子業。
他忘記了一茬,那就是自己忘記帶著方子業一步一步地開醫囑和怎麼建立病歷了。
這裡是恩市中心醫院,病歷系統和醫囑系統與中南醫院是不一致的。
中南醫院的病例和醫囑系統是在同一個系統裡,恩市中心醫院的系統,不知道是哪個人收了錢,TM的難用得要死,可到現在都一直沒有更新和置換系統的意思。
不過,看著方子業已經可以熟練操作醫囑系統和病歷系統,薛濤就沒多事,只是暗暗心驚方子業的學習能力真的快。
哦不,學習的態度也非常快,因為方子業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是把病歷系統和醫囑系統的賬號密碼全都記錄在了筆記本里面,而且還記錄了一些要點。
“方博士,不是我特意陰陽怪氣你啊,就你這學習態度,豬都能上樹了。”薛濤看完,毫不吝嗇地誇獎。
“濤哥,那我能回一句,差生文具多麼?”方子業沒有什麼天才的包袱。
管他天才也好,不天才也好,記憶力好也好,不好也好,方子業就喜歡記錄在筆記本上,一一細緻查對,而且他看文獻,也更喜歡列印出來看紙質版。
雖然這樣的花費會更多,但會看起來更有感覺,且方子業喜歡在書上做筆記,密密麻麻,有必要沒有必要,方子業都是保持著這個習慣。
“扯J8犢子。”薛濤輕輕地拍了方子業一下。
“對了子業,你等會兒開完醫囑後啊,就把所有患者的談話簽字系統裡面,先建立一個骨折手法復位加石膏外固定術的模板。”
“吳主任對創傷外科的病種,並不十分感興趣,他早上說他要去找一下黃醫生,過來幫忙給科室裡的病人做一下骨折的手法復位術。”
“能直接復位處理出院的,都直接處理完得了。”薛濤說話間,摸了摸鼻子。
看著方子業的筆記本,再看了看自己就一張看起來就屌絲的A4紙,有點害臊。
方子業的筆記本,估計病人出院一個月都還能找得到他以前的醫囑記錄,但自己這個,明天還有沒有筆記知道今天開了哪些醫囑,他都未必敢確認。
方子業這會兒正好開完了第二個病人的醫囑,核查完後,點選了提交。
轉頭才問:“濤哥,這吳主任去找的黃醫生,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一些本不該做手法復位的骨折,還能手法復位處理掉?”
手法復位與手術復位都是擁有各自的適應徵的,而兩者的適應徵,其實一定情況下存在互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