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劉煌龍忍痛將茶杯一丟後,趕緊去沖洗。
右手一邊享受著涼水衝散熱量的快感,一邊偏頭不可思議地道:“子業,你是論文製造機麼?”
“一個月時間一篇論文出產就算了,你怎麼還能搞出來兩篇?”
“就算你們所有人全軍出擊,也不至於啊?”
劉煌龍知道方子業組裡面很多人,但是就算這麼多人同時寫一篇文章,應該也需要幾個月才對。
怎麼上一篇文章在上個月月末才發表,現在又有兩篇文章待投稿。
方子業輕輕一笑道:“劉老師,這是秘密。”
揭翰脫產前留下來的東西,方子業是肯定不會洩密的。
劉煌龍的嘴角和眼角,包括右側的側臉都開始輕輕顫抖如同肌肉痙攣:“你這麼搞,你老師袁威宏頂不住的,可能一不小心就被你頂上去了。”
方子業出產的文章,如今可不是什麼垃圾文章。
少說也是影響因子十多分。
按照這樣的產出,袁威宏很可能近幾年就能被破格評為傑青,不到四十歲就可能被裝上一頂長江的帽子。
這兩個不衝突,傑青是科技相關的榮譽,長江則是教育部的嘉獎提名。
方子業有點無力吐槽,什麼叫被我頂上去?這劉教授也是個喜歡開車的人。
“劉老師,這不是很好麼?老師對我有恩情,現在正是回報的時候。而且,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我老師的幫助下得以成熟的。”
“老師就是我的帶頭人。”即便袁威宏不在,方子業也是表起了忠心。
方子業的每一篇文章,袁威宏都不可能缺席。
至少是二作起,很可能是通訊,共一作。
如果低於二作的話,那肯定是其他人發表的文章,掛了兩個人的名字。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八分的論著之恩,八百分以報,甚至更多,主打一個大家都開心!
劉煌龍臉皮的痙攣更加劇烈了:“……”
“子業,你有沒有想法讀個博士後之類的?我能帶的。”
劉煌龍嫉妒了!
要不你再混一個博士後經歷吧?
方子業聞言就說:“劉老師,我還有一個師父也能帶,我打算明年掛職,到時候直接答辯。”
博士後流動站經歷,方子業是不打算全職的,混就行了,反正有足夠的產出可以出站。
劉煌龍沉默了許久,才無端地感慨了一聲:“我都有點後悔以前從中南出走了。”
方子業則不以為然。
如果不是袁威宏,以自己碩士複試期間的表現,你劉煌龍能正眼瞧我一下算我輸。
所以我還會是我師父的學生。
當然,這樣拉仇恨的話就不用說了。
……
到了手術檯上,組裡面的主治秦葛羅早就羨慕得發紫了,一邊當助手,一邊說:“威哥,你就只是比我早了一年上住院總,怎麼你的運氣就這麼好呢?”
秦葛羅的第一個碩士學生周小山已經進了科室裡,不說是天線寶寶,但在秦葛羅的視野裡也差不多。
袁威宏則陰陽怪氣道:“葛羅,就算你是在我這一屆上住院總,子業也歸不到你頭上啊?”
我袁威宏沒下住院總就是碩導,你秦葛羅下了三年才成為碩導,你不該反思一下為什麼麼?